金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金华市博物馆 >> 概览 >> 金博动态
读《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陈的实践与思考》——兼谈金华市博物馆展陈工作
来源: 金华博物馆 发布日期: 2014-11-19 00:00:00 浏览量:

 

2014年9月19日,中国文物报刊发了由程武彦、张荣祥、艾智科共同执笔的文章《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陈的实践与思考》。文章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抗战岁月”陈列为例,介绍了“抗战岁月”专题展改陈的缘起和实践,并对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陈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进一步的思考。

一、中国三峡博物馆“抗战岁月”陈列改陈简介及实践经验总结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抗战岁月”陈列是在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物局的直接指导下,经过近两年的精心设计完成的。中宣部、国家文物局给予了专项经费支持。

“抗战岁月”陈列改陈首先是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陈规律的要求。当前,博物馆界对基本陈列更新换代的周期律是每5—8年,而“抗战岁月”陈列于2005年中国三峡博物馆开馆时设计完成,已达到改陈的周期。其次,“抗战岁月”改陈是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抗战文化需求的表现。在“抗战岁月”近8年的展陈中,广大人民群众和海峡两岸抗战史专家对展览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为推动改陈工作的启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最后,改陈还是提升博物馆功能的需要。为充分利用展厅已有空间,为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展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此次改陈为契机,通过加层设计,增加了800多平方米的临时展厅。

文章介绍了中国三峡博物馆“抗战岁月”陈列改陈的工作实践,探索了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陈的规律性,现择要介绍如下:

一、系统地组建改陈团队

基本陈列是博物馆展陈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影响到博物馆的整体展示效果,故改陈的思路、创作模式与一般展览的设计有较大差别。它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组建系统的团队。

二、将“三贴近”要求贯穿于改陈的各个环节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开展博物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的日常工作是征集、收藏、保护、展示、研究和教育,这些工作最能集中体现“三贴近”的就是展示,它能综合性体现博物馆的陈列水平、研究水平、收藏功底及宣教水平。

三、内容设计精心策划,力求主题明确,构思新颖。

内容设计是改陈的基础,主导着改陈后的社会效果。因为,内容设计的质量,往往决定着陈列水平的高低。博物馆基本陈列或改陈的内容设计应由研究实力较强的专家课题组承担完成。设计效果应达到凸显地域文化特色,优化展陈结构,言简意赅,便于观众理解。

四、表现形式多样化,展示活态化。

博物馆的形式设计根据内容设计的要求进行,包括空间设计、展柜设计、灯光及环境设计等。然而,形式设计仅注重这些是不够的,应突破一些传统思维,充分考虑内容的表现形式、手段和方法,实现展陈活态化。

五、策划有影响的学术活动,促进文博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

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可以进一步了解学术前沿,获取专家、学者对展陈的意见。开展各类学术性的专题研讨会既促进了学术的研究,又有助于提升展示水平。

六、宣教工作、文创产品开发与展陈工作同步推进。

宣教与文创产品开发是博物馆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展陈社会效果的必要手段。基本陈列的宣教工作和文创产品的开发要立足展陈,面向未来,故要做周详的预案,并在预案基础上进行持久的推进。富有特色的文创产品既合理挖掘了博物馆藏品的社会经济价值,又能使观众将美好记忆从博物馆带走。

文章最后还对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陈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文章认为展陈内容设计者应充分了解文物展品信息,并将此作为形式设计的参考要素;展览内容设计在对研究成果活化利用的同时,要实现从借鉴到创新的转变;无论基本陈列还是基本陈列的改陈,都应适时对展陈做局部调整,及时增加新征集或新出土的文物展品。

二、金华市博物馆展陈工作现状及展望

中国三峡博物馆“抗战岁月”改陈的实践和经验对金华市博物馆展陈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参照“抗战岁月”改陈的实践和经验,金华市博物馆展陈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华市博物馆二次装修及展陈项目从启动之初,就得到了市政府、市文物局等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项工作由文物局领导亲自督办,博物馆分管馆长具体负责,同时根据金华市博物馆的自身特点,成立了金华市博物馆建设指挥部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成立了陈列部负责展陈内容设计和文创产品的前期设计工作,成立了宣教部负责导览、讲解及其他宣教工作,成立了保管部负责对文物的典藏、修复和征集工作,成立了安保物管部负责维护展厅和文物库房的相关设备,保障博物馆及周边的安全。经过调整内部机构,任命中层干部,明确各级职责,以推进各项工程为抓手,围绕着早日将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为中心,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此外,重视员工工作能力的培养,根据每位员工不同的特长,有针对性培养其专业的取向,力求在短期内让整个博物馆团队的专业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迎接新馆开馆后各项新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此同时,由市文物局领导主持的联动会议机制,随时商讨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二,金华市博物馆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进行了周密的思考和部署。首先,在基本陈列内容选题上强调突出金华地域特色,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同时还考虑到方便讲解;其次,在一些文物选择和场景设计中将尽可能做到与陈列内容之间有联系,既能使观众生动地学习金华历史文化的同时,又能很好的欣赏文物精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字表述上力求通俗易懂,同时兼顾外国友人的参观需求,将编排多种语言对照;在展览线路设计上以便于观众参观为宗旨;在互动项目的设计上针对不同年龄段观众,将组织开展形式新颖活泼的各类活动。

第三,金华市博物馆展陈文本由专业设计公司负责完成,并经专家组多次论证通过。展陈文本以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体质人类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新成果为基础,以馆藏文物为主要依托。具体内容分为“八婺之咏”、“远古的馈赠”、“红土地的故事”、“乡村往事”四大主题。其中,“八婺之咏”为金华历史文化陈列,“远古的馈赠”、“红土地的故事”、“乡村往事”分别以金华地区的自然地理、工商传统和社会生活为专题。四大主题展厅相辅相成,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设计、形象生动的场景复原、有趣的多媒体互动操作等多样化表现形式将鲜明的金华地域特色贯穿始终,使观众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又能享受到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和触摸历史、艺术的操作体验。此外,在完成基本陈列的前提下,金华市博物馆计划于明年开馆后举办多个临时展览。目前,金华市博物馆正与其他博物馆协商借展有关事项。届时,金华市民在金华市博物馆不仅能看到本地的展览,还能够欣赏到来自不同地区反映历史文化的精致的展览。

第四、在与展陈相关的宣教工作上,金华市博物馆未雨绸缪,紧跟博物馆发展趋势。由宣教部相关人员组成的宣教队伍,提前招募讲解员和志愿者,并进行展陈内容解说准备,策划送展进校园、进社区和第二课堂等活动。开放后的展厅还将实施语音导讲系统和博物馆网络多媒体智慧系统工程,以达到为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标。金华市博物馆将立足于展陈,立足于本地观众,以藏品为依托,积极合理地挖掘藏品的社会经济价值。开发出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创意独特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并为观众一起推动社会文化的进程。

金华市博物馆与其他先进博物馆相比,虽然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展区面积较小,经费投入不足,馆藏精品文物缺乏等先天性的不足,但在有关领导的关怀和鼓励下,一直紧抓展陈工程,全馆上下勤奋工作,刻苦钻研,精心策展,努力构建金华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同时又不断丰富展陈内容,大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做好宣教和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为金华市民呈现一场期盼已久的视觉、文化盛宴。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