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知识库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金华市博物馆 >> 教育 >> 文化知识库
金华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婺州举岩茶制作技艺
来源: 金华博物馆 发布日期: 2015-01-28 14:37:46 浏览量:

婺州举岩茶产自金华(北山)双龙洞顶一带,金华市旧为婺州治,金华北山一带,峰石犹如仙人所举,故名曰:“婺州举岩”,也叫“金华举岩”,因其汤色如碧乳,古时亦称“婺州碧乳。”

婺州举岩茶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唐至五代被列入十大茗品之一,在明代、清代(至道光年间)被列入贡品。

婺州举岩茶已享誉千年。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明德二年(935年)毛文锡所著《茶谱》载:“婺州有举岩茶,斤片方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也。”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载:“金华之举岩,会稽之日铸,皆产茶有名者。”明清有17余部专著记载了婺州举岩茶。

婺州举岩茶大都生长在岩石缝隙中或山岗斜坡上。茶区气候生态条件特殊,海拔650米以上,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均气温17℃左右,年降水量1650毫米左右,无霜期250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腐质丰富,极利茶树生长。

婺州举岩茶采于清明至谷雨间,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炒制1千克干茶需采6万个左右的芽叶。主要工艺分拣草摊青、青锅、揉捻、二锅、做坯整形,烘焙、精选储存7道工序。焙炒是婺州举岩茶形成的关键工序,炒制以烘为主,炒烘结合,即保持原有茶叶特色,又独具风格。

婺州举岩茶品质特征:条索细紧略扁,稍带茸毫;色泽银翠交辉;香高持久,略带粟香;滋味鲜醇甘美;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