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简介

来源: 金华市文广旅游局 发布日期: 2016-07-01 15:39   浏览量:

  展馆介绍

  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位于金华市马路里120号(金华府城隍庙内),非遗馆建设结合金华府城隍庙整体建筑布局,融入非遗项目宣传展示,使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结合。全馆共分百工区、遗韵区、风情区、传说区、特色区、传承区、展演区等七个展区。既有图文并茂的项目介绍,又有工艺精湛的实物展示。全景式地展现了千百年来金华黎民百姓风俗习惯、情感追求、审美情趣、精神价值、智慧创造与旺盛生命。

  百工区

  这是民间手工艺品大展台,这里展示了44项国家级、省级、市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精品项目。琳琅满目,流光溢彩。在这里,我们看到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流传有序的文化脉络;在这里,我们为富丽堂皇而又优雅有致的民间工艺所震撼。一段被遗弃的树根、一方不起眼的木块、一张鲜红的纸片或是一把小小米粒,抑或一根普通的麦秆,经过传承人的慧眼和巧手,成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他们不仅技艺精湛,而且独具金华地区文化和风俗特色,集中反映了金华人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体现了金华人民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遗韵区

  这是传统表演艺术的大舞台,汇集了41项国家级、省级、市级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类非遗精品项目。在这里有剧目丰富,传统深厚,特色浓郁,影响深广,有徽戏“活化石”之称的婺剧,还有浙江省五大地方曲种之一、金华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金华道情;这里有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制作精细、气势宏伟、别具一格的板凳龙,还有寓意和谐,歌颂真善美,体现江南文化秀丽之美的十八蝴蝶;这里有博采各种拳术精华,强调四两拨千斤,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岳家拳,还有融合中国佛儒道文化,具有养生、技击、理趣三大功能,被誉为中华武术精华的大成拳。

  风情区

  这是民俗风情大观园,汇聚了18项国家级、省级、市级民俗类非遗精品项目。这里展现了丰富多彩、神奇多姿,具有浓郁金华地方特色和鲜明个性风格的古婺民俗风情:斗牛、迎会、炼火、祭祖……是为娱神又娱己。表达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历经苦难,感受欢娱,企盼幸福,伴随一代代金华人度过平常而又艰辛的岁月,淌进他们的血脉,慰藉他们的心灵,化为浓浓的情结,深深的记忆,在金华大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传说区

  这是民间文学大讲堂,这里讲述了6个国家级、省级、市级民间文学类非遗精品项目。既有普及劝善、海内外流传广泛的黄大仙传说;又有佛教界影响较大的傅大士传说;还有对道教文化影响深远的叶法善传说。既有聪慧过人、嫉恶如仇、扶弱抑强的毕矮的故事,又有以儒治家、和食同居的江南第一家传说。这些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故事﹐反映了金华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金华人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情趣。

  特色区

  这是百姓生活大世界,这里展现了28项国家级、省级、市级涉及衣食住行等领域的非遗精品项目。既有以色、香、味、形“四绝”驰名中外的金华火腿,又有字、酒、棋、文四绝之一的金华酒;既有纯朴自然、绚丽多姿的蓝印花布,又有飞檐翘角,造型优美传统民居……它们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它们是金华历史文明的宝贵记忆,也是金华精神的显著标识,更是金华人民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展演区

  以城隍庙古戏台为主阵地,以动态的形式经常性地举办各类非遗项目展演展示活动。将一场场非遗文化盛宴呈现给广大市民。

  传承区

  这是体验互动的场所。在这里,您可以近距离地接触传承人,学习、体验非遗项目,他们将手把手免费传授毕生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