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 >> 七嘴八舌 说话文明

公德重在人心 文明贵在行动

来源: 金华市文广旅游局 发布日期: 2017-06-13 00:00   浏览量:

近日,一段名为“汽车占自行车道,初中生拍照被骂”的视频备受网友关注。视频显示,一名初中生用手机拍摄了一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遭到私家车上三女一男集体下车“围攻”,被骂“读书读傻了”。(人民网 4月1日)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努力打造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形象,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具体抓手。采取切实措施开展文明礼仪、文明环境、文明交通等文明行动,引导公民积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遵守市民道德规范和行为守则,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积极倡导社会公德重在人心,文明贵在行动。

一场个普通的细小行为,短时间内能引发舆论强烈回响,恐怕还是“读书读傻了”这句话骂戳中了社会共识的敏感点。“读书读傻了”这句话,非常直白地体现了说出者的无知、是非不分。明明道路交通法规就摆在那,自己不去读,却责怪别人“读傻了”,这种做法为整个事件平添了几分荒诞,值得人们深思。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学习工作生活的臂膀。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做“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在咱们的城市街头、园林景区,都留下过外国人捡拾垃圾的身影,他们或是一人或是数人乃至数十人,为我们的环境保护充当“义工”。而我们国人乱扔垃圾,却成了自然,因此即便到外地旅游,也照样与陋习一路同行。再比如到国外旅游,中国游客大声喧哗,不排队,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等在国内已见怪不怪的陋习,在外国背景的反差下更凸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对外宾捡垃圾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中国有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秀丽风光,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然而秀丽风光今天仍在,美好礼仪却被少部人丢得差不多了。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清除陋习,遵从社会公德、讲文明礼仪需要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市民,不讲粗话脏话;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生就是这样,只有当我们细心地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地时候、我们才会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有着各自美丽的、不为人知的一面。人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坐城市传递着爱、传递着温暖,传递着高尚文明。如果你仔细观察,时不时你就会在报纸、微博、新闻、网络等地方看见这样的实例:公交车上流浪汉乘客突然晕倒、呼吸急促,女司机发现后毅然停车,俯下身子帮其做人工呼吸;旅游时,游客在礁石上拍照被巨浪卷入海中命垂一线,正在附近岸边小伙先后跳进海里,进行生死营救……不管是女司机为晕倒流浪汉做人工呼吸、还是女游客卷入海民舍命相救,听到这些种种实例,你有没有心头一热?

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重在行动,美德贵在坚持。讲文明就要从平凡的一言一行开始,以自己的文明行为感染身边人,以良好的公德风尚影响身边人,让文明在礼让中得到弘扬,让和谐在秩序里获得升华,人人争做文明新风的传播员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