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00002592513L/2020-14241 | 发布机构: | 金华市文化信息中心 | 发文时间: | 2018-01-18 14:28:43 | ||
文号: | 主题分类: | 登记号: | |||||
生成日期: | 2018-01-18 14:28:43 | 内容概述: | 2017年经济形势分析 |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保持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建全域旅游的浓厚氛围,通过合力补短板扬长板,全市旅游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旅游经济运行情况:
一是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增长。2017年全年我市实现旅游收入1147.38亿元,增长20.07%。旅游收入总量位居全省第四位,排在杭宁温之后。接待游客总量1.04亿人次,同比增长19.03%。今年全年旅游收入、旅游人次分别突破千亿、亿人次大关,金华旅游进入“双亿”时代。全市旅游业呈现良好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是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8.41%,带动旅游经济的增长。老牌景区依旧火热,如横店影视城全年接待游1570万人次,双龙风景区接待游客262万人次,同比增长 46.63 %,新景区后劲十足,如浦江3D罗源村接待游客83.53 万人次、永康西溪影视基地接待游客103.83 万人次,迅速成为旅游热点。
二是停留时间延长,回头客增多。2017年全年我市游客人均停留时间1.97天,继续保持较长逗留时间;国内游客过夜游比重44%,过夜游客总量居全省前列;游客回头率达78.2%,其中第2-3次来金华的游客占比同比提高了8.7个百分点,“出于不同旅游目的,到同一个地方旅游多次”游客越来越多,一方面说明我市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随着交通日益便捷,说走就走的旅游成为常态。
三是项目投资创历史新高。2017年全市计划投资231.3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66.41亿元,计划完成率115.16%。今年以来,我市共梳理旅游项目211个,总投资1768.62亿元,其中161个列入全省重点旅游项目库,总投资1469亿元。市单体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35个,数量居全省第三(宁波44个、杭州40个),单体投资超50亿元的项目8个,数量与杭州并列居全省第二,单体投资超100亿元的项目1个,数量与温湖台并列居全省第四。今年全年,项目进展整体情况良好,同期投资额创历史新高。东阳横店万花园•夏园等10个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成为旅游经济新增长点。东阳花园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省唯一的“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
四是住宿设施接待保持稳定。床位数和客房出租率均居全省前列。全市住宿业床位数约25.47万张,同比增加了1.37万张。2017年全年全市住宿业平均客房出租率65.63%,居全省前列。其中创意特色主题酒店和度假型精品乡村酒店客房出租率保持在90%以上。
二、从参与GDP核算的涉旅指标看
(一)住宿业主要指标
从参与GDP核算的涉旅主要指标来看,2017年全年,全市住宿业营业额59.79亿元,同比增长13.9%。住宿业总额居全省第五位,住宿业营业额增速居全省第三位,高于全省增速 1.6个百分点。高于2016年全年增速4.1个百分点。
分县(市、区)情况看,2017年全年住宿业营业额增速较快的有浦江县(17.4%),武义县(17%),东阳市(15.1%),增速较慢的有婺城区(7.8%)、兰溪市( 8.2%)、开发区( 9.4% )。
(二)餐饮业主要指标
2017年全年,全市餐饮业营业额307.43亿元,同比增长17.4%,餐饮业总额居全省第五位。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居全省第四位,高于全省增速1.5个百分点。高于2016年增速0.2个百分点。
分县(市、区)情况看,2017年全年餐饮业营业额增速较快的主要是兰溪市(24.6%)、浦江县(20.2% )、婺城区(19.4%),增速较慢的主要是永康市(11.7%)、金东区(14.6%)、磐安县(14.9%)。
三、存在不足:
1.我市核心旅游竞争力稀缺。我市能吸引市外、省外甚至国外市场的核心旅游竞争力稀缺,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培育‘千万十亿’大景区”的要求(年接待游客量超1000万,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景区),目前我市达到这一标准的景区仅横店影视城一个(2016年游客量1577万人次,营业收入16.37亿元)。
2.度假类产品供给不足。游客对休闲度假体验类产品的偏好已经是旅游消费的最大特征和趋势,而我市尤其是市区休闲度假类产品供给和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在开拓职工疗休养旅游市场过程中,市区由于缺少度假类酒店,客源竞争力较弱。
3.住宿业整体档次偏低。根据浙江旅游统计系统推算,2017年全年我市平均房价为226.51元/间·夜,低于全省平均房价99元/间·夜。其中星级饭店平均房价为296.95元/间·夜,低于全省平均房价63元/间·夜;反应出我市整体平均房价较低,住宿业整体档次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