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2019年01月新书
来源: 金华市图书馆
发布日期: 2019-02-25 11:26:42
浏览量:

题名:阿Q与野草:鲁迅精选集

索书号:I210.2/2737

作者:鲁迅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中国近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狂人日记》等。

内容简介:

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本书荟萃鲁迅风趣、睿智的代表性杂文、小说等,展示他冷眼看社会,柔肠忧中国的方方面面,从而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地展示了鲁迅的独特风采,以便读者发现一个全面而真实的鲁迅。书中的80余幅插图更增加了阅读乐趣。

 

 

 

 

题名:冰心精选集

索书号:I217.52/3233

作者:冰心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00年出生于一个海军家庭,其父曾任民国政府海军部军学司长。1903年,随父迁至烟台,在此居住了8年,度过了幸福而多彩的童年生活。1918年入读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开始向往成为医生,后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转向文学,开始在北京《晨报》发表短篇小说和诗歌。1923年进入燕京大学(与协和合并),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威尔斯利学院奖学金。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新*国成立后,冰心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为*国的文学事业、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内容简介:

“世纪文学经典”精装书系,华文20世纪名家荟萃,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名作汇聚,学者作序,宜读宜品宜藏。

本书是冰心小说散文精选集,收入她的《两个家庭》《去国》《超人》《冬儿姑娘》《往事》《寄小读者》等小说和散文的代表作。

冰心的小说,往往喜欢用**人称的叙事手法。以“我”作为展开故事的线索,倾诉我的所见、所闻、所遭、所感、所触,使读者感到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全是人生的真实,没有虚构编织的成分,没有浪漫的色彩,没有人为的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媚俗的诙谐,具有逼真性和亲切感。

冰心的散文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凭借着敏锐的眼力和细密的情思,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溶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读者以崇高的美的享受。

 

 

 

 

题名: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索书号:K220.3/1947

作者:孙机

作者简介:

孙机,1929年生,山东青岛人。1960年毕业千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国务院授予的特殊津贴,全国美协授予的“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奖。著有《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国古舆服论丛》《中国圣火一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仰观集》等。

内容简介:

孙机先生山东青岛人。1960年毕业千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以自己的讲座为基础,加以润色丰富,形成《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的十个方面,如饮食、冶金等等。书中的线图为孙先生亲手绘制,很多内容都经孙先生起例发凡,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对入门者更是浅显易懂。

 

 

 

 

题名:我的精神自传

索书号:K825.46/8311

作者:钱理群

作者简介:

 钱理群,1939年生,北京大学资深教授,1980年代以来中国较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精深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对20世纪中国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见重于海内外。钱先生自北大出身,后来回到北大讲坛,传承北大真精神,深情地关注民族与人民的命运,积极开掘现代中国优秀的精神资源,以自体生命与学术一体化的追求,回应了大时代对于中国知识界的呼唤。在北京大学学生评出的更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中,名列首位。

钱先生的专著和主编作品,长期以来受到了中国读者的广泛欢迎,销量极大。在出版界中,他与钱钟书先生并列为更具有市场生命力的当代中国学者。他的学术专著《心灵的探寻》《周作人传》重版10次以上;《与鲁迅相遇》《话说周氏兄弟》都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书;他和吴福辉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发行量较大的学科教材,已达数十万册;他主编的《新语文读本》总销量超过三百万册,是近年基础教育界较受欢迎的语文读物。

内容简介:

《我的精神自传》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

《我的精神自传》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较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较为看重的作品。钱先生在该书后记中说,“最后成书,已经耗费了五年时光,更是倾注了退休前后的主要心血”,“这本书,在我的学术著作中,确实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这本书又是一部关于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研究著作”。阅读过该书手稿的北大学者贺桂梅认为该书更是一部20世纪中国的经验史。

该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的回顾与反思;第二部分:我的精神自传。

 

 

 

 

题名:风风雨雨一百年

索书号:I267/2084

作者:季羡林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内容简介:

 丛书简介:本套丛书是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多种体裁,集中体现了季老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和人格之美。

内容简介:本书是迄今唯一一本以图文形式记录季羡林百年人生历程的自传作品,作者从“我的童年、十年回顾、一个老知识份子的回忆、我和书、在病中、我的学术总结、我的人生感悟”七个方面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一次彻底总结。本书收录了近百幅独家珍贵照片,可以说是季羡林从私孰孩童到百岁老人的全记录。

 

 

 

 

题名:老子绎读

索书号:B223.14/2228

作者:任继愈

作者简介:

任继愈先生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宗教学家和历史学家。师从汤用彤、贺麟。任继愈先生曾把总结中国古代精神遗产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使命,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其学贯中西,融汇古今,为人为学,举世同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任继愈先生对中华民族*重要的经典——《老子》的注解和阐释。 作者在《老子》原文的每章前,撰写了高度概括性的内容提要和中心思想;对原文中的重点和难懂词句,逐一校注,并附有历代名家的校勘成果;译文精确、流畅、规范、易懂。作者译注《老子》始于1956年,他曾在50年间四次翻译和注释《老子》,期间不断修订与完善,足见其治学之严谨,研究用力之深。本书集作者半个多世纪研究《老子》的大成,也是《老子》问世200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本社和作者都力图使该书成为传统经典研究既有学术性又能走向大众化的尝试。

2015年,时值任先生诞辰99周年,为缅怀先贤,传承文化,我社决定再次出版《老子绎读》一书。本书是其*后一次译注的成果:以王弼本为底本,参以帛书本、竹简本校之,配以简明的释文,精炼的题解,寥寥数语,尽显大家风范。2006年,我社首次出版此书,距今已近1 0年。之后虽四次加印,均已销售一空。恰逢任先生之女任远教授翻译本书英文版时,发现原稿中存在些遗留问题,本次再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修订,并重新设计了封面和开本。希望新版的《老子绎读》,能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也能为广大的《老子》爱好者与研究者提供参考。

 

 

 

 

题名:巨流河

索书号:I253.9/0054

作者: 齐邦

作者简介:

齐邦媛,一九二四年生,辽宁铁岭人。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一九四七年来台湾。一九六八年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研究,一九六九年出任中兴大学新成立之外文系系主任,一九八八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受聘为台大荣誉教授。曾任美国圣玛丽学院、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访问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教学、着作,论述严谨;编选、翻译、出版文学评论多种,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将台湾代表性文学作品英译推介至西方世界。

内容简介:

巨流河,在清代被称为巨流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六十年来,作者读书、教书,写评论文章,却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事——郭松龄在东北家乡为厚植国力反抗军阀的兵谏;抗战初起,二十九军浴血守卫华北,牺牲之壮烈;南京大屠杀,国都化为鬼蜮的悲痛;保卫大武汉,民心觉醒,誓做决不投降的中国人之慷慨激昂;夺回台儿庄的激励;一步步攀登跋涉湘桂路、川黔路奔往重庆,绝处逢生的盼望;在四川、在滇缅公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战士的容颜,坚毅如在眼前;那一张张呼喊同胞、凝聚人心的战报、文告、号外,在作者心中仍墨迹未干……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

 

 

 

 

题名:笑与哨

索书号:I512/3643

作者:尤里.涅奇波连科

作者简介:

尤里.涅奇波连科(1956— ),俄罗斯著名作家、艺术评论家、文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物理数学博士,同时还从事果戈理、罗蒙诺索夫的作品研究。其作品深受俄罗斯读者喜爱,斩获了无数文学奖项。

内容简介:

主人公“我”出生于苏联时期俄乌边境上的一个小城,故事从一棵柳树的命运开始说起:“我们”院子里有一棵大柳树,夏夜里大人们在那里下棋、聊天,孩子们在周围嬉笑打闹,惬意的夏日时光在柳树荫里偷偷溜走。然而有一天,柳树被砍去了枝叶,开始枯萎,最后只剩下一棵残株。柳树枯死以后,我们的院子似乎被诅咒了,邻居们不再和睦相处,开始互相争执,互相揭发,院子里的好时光一去不返,“我”也离开了家,走入了院子外面的世界——

 

 

 

 

题名:当河马想动的时候再去推它/科学家说故事

索书号:I287/1200

作者:张文亮

作者简介:

张文亮,他是个“标准的问题学生”,小时候放火烧考卷,中学被学校开除,大学历经复读才勉强考上。他看同学们如沙丁鱼力争上游,挤进鱼罐头里;自己则是孤单的癞蛤蟆,吞了一肚子教科书,消化不良。 他是个“不标准的天才”,直到大学才发现乐读的秘诀,从此点燃学习的动力――用“预习”推敲老师授课的方式,把课堂当成忍者的训练学场,图书馆是他知识的后花园,校园的古建筑更是他沉淀知识、思索人生的地方。 大学,是他个人学习生涯的转折点,也是他投身23年的呼召之处。他说:“我是主流教育之外的梦游者,在教育的边陲,挖一条小溪,栽种小花小草,想吸引一些‘野生动物型’的学生前来。” 他是张文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Davis)博士,台湾大学新生专题课程(大学101)授课教师,台湾大学生态工程中心主任,曾获台湾大学优良导师奖。

内容简介:

科学的发现,常始于一些有趣的人,问了不一样的问题!世界的新知,常因科学家们以生命投入解决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 你想过吗——如果动物园里的河马溜出来了,如何亳不费力地把它推回去?闹钟除了叫醒人,也能用来哄人入睡?一个简单的水盆实验,竟推翻了一条错了两千年的理论!夜夜爬屋顶、帮湖水涂蜡、为泥土洗澡、每天称自己的排泄量……这些令人难以理解的古怪行为,却是伟大发明的重要过程! 张文亮编著的《当河马想动的时候再去推它》精采呈现达·芬奇、富兰克林等52位杰出科学家的重要发明与发现,告诉你科学家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开始都问了哪些问题!

 

 

 

 

题名:遍地野草

索书号:I287/1065

作者:于晓威

作者简介:

于晓威,1970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毕业于上海社科院首届全国作家研究生班。在《收获》《上海文学》《钟山》《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江南》等数十种国家、省级文学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100多万字。著有小说集《L形转弯》(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勾引家日记》,长篇小说《我在你身边》。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骏马奖”、团中央首届全国“鲲鹏文学奖”小说一等奖、连续一、二、三、四、五届辽宁文学奖、辽宁省很好青年作家奖、《民族文学》年度小说奖、《鸭绿江》年度小说奖等。曾参加第61届德国法兰克福靠前书展等重要文学活动。作品被翻译成日、韩等多种文字。

张丽华,女,1969年生。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语文不错教师。

内容简介:

于晓威、张丽华著的这本《遍地野草》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东北乡村为背景,以作者的童年为视角,从日常生活中攫取了含蕴丰富的细节,用朴素、流畅的文字讲述了东北乡村生活的质朴、温情、艰难和奋进,反映了特殊年代的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和父母一代的生活境况。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