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群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金华市博物馆 >> 概览 >> 博物馆群
天宁寺
来源: 金华博物馆 发布日期: 2020-01-01 09:45:08 浏览量:

天宁寺大殿,位于金华市飘萍路488号,南临婺江。天宁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旧名“大藏院”,赐号“承天”;北宋崇宁(1102—1106年)间改名“崇宁万寿”;政和(1111—1118年)间又改“天宁万寿”;南宋明州智朋禅师于绍兴七年(1137)驻留婺州天宁;次年改为“报恩广孝”,后又改“报恩光孝”;元延祐(1314—1320年)间重建;明代复名“天宁万寿禅寺”后,至今通称“天宁寺”;明正统(1436—1449年)时修。清乾隆四年(1739年),天宁寺内大悲阁改建为万寿宫,乾隆五十九年(1794)修,同治十年(1871)重建。自北宋至晚清,天宁寺作为禅院虽屡经浮沉、终究绵延未衰,并数度以“金华首刹”的身份跻身官方的宗教系统。


民国时,天宁寺成为金华中山公园内的一处景点;1934年,梁思成与林徽因亲临天宁寺考察;民国三十五年(1946),国立英士大学羁旅金华,寓居位于天宁寺,并将其改建为校舍。1949年,大学遭到解散,寺院被金华驻军接管。1954年,陈从周先生来天宁寺调查,并撰写“金华天宁寺元代正殿”。1978年,国家文物局、浙江省和金华县文管会组织相关力量、筹备修缮事宜。国家文物局文保科技研究所进行全国勘测和评估后指出“大殿元祐五年重建,是江南现存典型的元代木构建筑之一。” 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发表了“金华天宁寺大殿的构造及维修”一文。


天宁寺内原有石浮图,可尽览金华之胜景,寺内有大殿、大悲阁、天王殿等建筑,现仅存大殿。天宁寺大殿面阔和进深均三间,呈正方形,符合宋元以来小型佛殿常见的单檐歇山顶,梁架采用拼合梁枤做法。构架平面正方、内柱升高、椽长两架、侧脚升起,卷杀、子荫、榫卯等构件刻画细腻。大殿遗存6题记,分别位于前三椽栿、前内额和阑额下,共计179字,其内容、款式、书写风格统一。其中左缝中三椽栿下题有“大元延祐五年岁在戊午六月庚申吉旦”一语。根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发布的碳十四测年报告,大殿某棵檐柱的测年结果约当晚唐,此外尚有宋、元、明、清历代木料不断汇入。

天宁寺大殿是江南现存三座典型元代木构建筑之一,对于研究江南古代建筑历史具有重要价值。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 逢周一闭馆(法定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农历除夕至初三全天闭馆(注:疫情防控期间暂时关闭,具体开放时间请及时关注金华市博物馆官方网站了解)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飘萍路488号

邮编:321000

票价:免费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