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临,旅游行业的及时响应、旅游景区的有序关停,为控制疫情传播与扩散,奉献了文旅人的力量。从某个意义来说,旅游业也一直处在抗“疫”第一线。但是,“在一个高度分工、相互依存的市场上,一旦发生雪崩,任何一片雪花都无法置身事外。”
2003年,“非典”过后,国家和主管部门曾经出台过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提振旅游业,如国务院减免旅游行业行政事业性收费;财政部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对旅游企业推出了特定短期贷款贴息;税务总局调整了“非典”期间税收政策;国家旅游局向旅行社退还部分质量保证金等……一系列举措之后,旅游业反弹迅猛。
如今,新冠疫情与“非典”对旅游业的影响有何不同,景区面临着哪些新困难和新问题?有怎样的诉求?针对疫情过后的市场反弹,旅游业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一、景区面临的困难及诉求
河北白石山风景区
1月26日公告决定暂停接待游客。原定于春节期间举办的空中冰雪节、十瀑峡观冰、保定市民免门票等活动全部暂停,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困难:
1.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员工带薪休假,景区负担重;
2.年前宣传费用消耗巨大;
诉求:
1.希望广告宣传费得到减免;
2.在银行贷款方面出台相关减免政策。
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城
灵玲文旅集团旗下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城自1月24日起全面停业闭园,马戏城及其酒店春节前通过各种渠道办理退票、退房等。
困难:
1.当前基本为零收入,今年的营收预期无法实现;
2.受疫情影响停业闭园期间每月仍需承担员工工资等,负担沉重;
3.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城和酒店项目处于银行贷款还本付息阶段,压力巨大。
诉求:
1.希望政府能给予贷款贴息政策,银行可以加快放款速度;
2.稳定就业方面,希望暂缓对员工社保的上缴;
3.希望减轻企业的负担,比如延期缴纳税费。
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景区
自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起暂停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景区
二、与2003年相比,行业新变化
与2003相比,今天的中国旅游业已经不再是封闭运行的世界,而是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全域旅游新方位、文化和旅游融合新阶段。
旅游是高度依赖市场,也是高度市场化的领域,只有消费和市场的恢复才代表着我们拥有了复工生产的前提。
当前,旅游集团、旅行服务商、景区、住宿等旅游市场共同体的工作重心,必须也只能放在科学研判游客返程增加、国民休闲需求增长、企业财务和员工就业压力日增的形势,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防控疫情经由有组织的旅游活动而传播和扩散。
较之2003年的非典,这一次新冠疫情期间,旅游企业的规模形态有很大的变化,其面临的核心困难包括:
1.现金流储备不足。中国中小旅游企业普遍现金储备不足,在业务不能迅速重启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小微企业的现金流不够支撑3个月。
2.业务损失惨重。春节订单是大部分企业一季度收入的主要来源。大面积的春节退订,造成了整个行业的重大损失。
3.亏损倒闭的威胁大。旅游企业的利润率普遍单薄,整个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到5%,盈亏间的差别就在几个点浮动,失去了第一季度的营收会导致大面积的亏损。
三、疫后反弹,专家支招
戴 斌:同努力,共分担从市场主体角度看,以旅游集团20强为代表的国家旅业第一方阵,要主动承诺“不降服务品质,不减就业岗位,履行社会责任”,在处理与友商关系方面承担更大责任;中小微型企业和创业团队,要将重点放在技术、项目和产品研发,以及模式创新和客户关系维护方面;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和高管团队可以通过股票回购、减薪、补助困难员等方式,展现与企业共克时艰的决心与信心。
接下来,如何在法律法规和行业惯例的框架下,协调包括境外航空公司在内的主要供应商和地接资源,引导企业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将会成为完善旅游领域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课题。
从疫后的产业政策来看,要及时转向需求侧和市场面,国内旅游和国民休闲市场是疫后市场振兴的基础支撑力量,现在就要有刺激国内旅游消费的政策储备。
需要说明的是,不能一谈旅游政策就是文化和旅游部门的事情。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地方政府的中观和微观政策,文化和旅游部门的产业政策和工作措施,包括立法和司法部门的资源都可能用于旅游领域。
金 准:“减退借分”、各司其职
从政策层面上:
减:减免各种税费;
退:退还保证金;
借:提供贷款贴息
分:分担中小企业成本压力。
对企业而言,降低不必要的支出、缩减不必要的业务,同时要为未来旅游业的反弹做好转型升级的准备。
旅游行业协会的牵线搭台创新办法。中小旅游企业的核心成本来自人力和房租,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餐饮界西贝与盒马之间的做法,通过互助合作分担暂时的人力成本的压力。
刘 敏:稳定人心、分类对待
一是稳定人心,凝聚队伍,继续加强员工培训和景区内部服务流程的优化。
二是发展电子商务,增加景区的在线吸客能力和加强虚拟旅游的建设。
三是分类分区域对待景区,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手段,提升景区内部能力建设。
四是期待国家出台扶持政策。
刘爱利:新技术突破支持景区升级
一是重视智慧化和虚拟景区建设工作。
二是景区升级需要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开展。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潜在的宣传和营销,培育潜在游客。
三是目前景区处于关闭情况,对景区来说是一个考虑未来发展思路的好时机。可以从产品创新、员工培训等方面着手工作。
四是景区未来发展要和A级质量景区等级标准做好衔接。
五是强化景区线上产品设计,包括虚拟旅游产品、文创产品等,形成产业链条,确保景区收益。
周 辉:抓住康养主题内容趋势
一是受疫情影响,普通民众的消费观念会发生改变,景区可以发展康养主题内容,健全相关领域服务体系。
二是疫情促使家庭观念加强,城市周边景区可以主推全家游系列产品,推出心灵康复计划。
三是加强景区文化创意方面的开发,以全媒体、VR/AR、全息等形式,线上线下全方面展示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