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路金华 八婺寻踪⑥】探寻历史文化名村 品读山水诗歌遗韵(上)

来源: 金华市文化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 2021-03-22 15:59   浏览量:

初春雨后,走过村口洁净的鹅卵石小道和流水潺潺的小桥,记者来到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金华开发区汤溪镇寺平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别具婺派风格的明清古建筑,村民们生活其间。一位老奶奶牵着小女孩的手走在悠长的巷道上,温馨闲适。

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寺平村,古建筑面广、量大,院落及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特别是琳琅满目的精美雕饰,见证了一代代寺平人的传奇故事。

寺平古村被当地村民称为“七星伴月村”。行走在村落里,一池月湖,七座厅堂拱卫,粉墙黛瓦,倒映在水间。据《兰源溪东戴氏宗谱》解释,天上北斗落人间,化作村外七座山,绕半月形的水塘“月湖”,此即“七星伴月”之来由。“后来,寺平村经过发展,人丁兴旺,先辈们又依据七星的方位,分别建造了七座宏伟的厅堂。一座厅堂对应一颗星星,每颗星星有不同寓意。”胡阿荣说。

68岁的胡阿荣是乡村作家、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出生在寺平村。为了村子的发展,他努力了10余年,他说:“寺平昔日的显赫虽已不再,但古村渗透着祖辈的鬼斧神工和不朽情感,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寺平村,古建筑面广、量大,院落及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特别是琳琅满目的精美雕饰,见证了一代代寺平人的传奇故事。

寺平古村被当地村民称为“七星伴月村”。行走在村落里,一池月湖,七座厅堂拱卫,粉墙黛瓦倒映在水中。据《兰源溪东戴氏宗谱》解释,天上北斗落人间,化作村外七座山,绕半月形的水塘“月湖”,此即“七星伴月”之由来。“后来,寺平村经过发展,人丁兴旺,先辈们又依据七星的方位,分别建造了七座宏伟的厅堂。一座厅堂对应一颗星星,每颗星星有不同寓意。”胡阿荣说。

68岁的胡阿荣是乡村作家、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出生在寺平村。为了村子的发展,他努力了10余年,他说:“寺平昔日的显赫虽已不再,但古村渗透着祖辈的鬼斧神工和不朽情感,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寺平村西有一条姑蔑溪(今称莘畈溪),一头连南山,一头接瀔水,与越溪相汇,注入衢江。它原从安乐寺前通过,在寺平村北形成了一个湖泊,当地人叫“璇湖”。在这里,早年就有水路码头,竹筏小舟往来于衢江和兰江,古村成了当时的商贸中心。《兰源溪东戴氏宗谱》上有诗《璇湖渔唱》赞颂:

一泓绿玉漾清渠,

小艇无风泊碧虚。

唱落沧浪闻压笛,

问津笑煞武陵渔。

这首诗是“寺平四景”之一,作者是村里清代文武举人戴熊飞。“寺平四景”描写了村旁四个景点一年四季的景色。另三首是《松园青翠》《竹院夏薰》《蓉峰樵歌》,前两字是地名,后两字是景色。四个景点中,松园和璇湖都已不复存在。竹院还有些竹子,九峰山依然巍峨。

胡阿荣介绍,戴熊飞常常在姑蔑溪上撑木排竹筏,身壮如牛,别名叫作“小牛爷爷”,因而姑蔑溪西岸的码头被称为“小牛埠头”。如今,码头已不存在,仅存几块青石板,但村民至今仍把此地叫作“小牛埠头”,世代流传。

山头下村:溪水悠悠绕 文脉延千年

宋濂有诗云:“我家潜溪曲,正面溪上山。揉桂作阖庐,文杏为重关。新栽二尺松,毳毳杂黄管。白鹤寄书来,问我何当还。移之万仞冈,瘦骨撑孱颜。”刘基描述:“金华山水天下希,潜溪龙门尤绝奇。群峰峻极河汉上,一峰独立芙蓉陂……”

在潜溪流域,诞生了宋濂、艾青、陈望道、吴晗、冯雪峰、施复亮、施光南等一位位名人。位于金义新区傅村镇以东一公里处,被潜溪滋养着的古村叫山头下村。从地图上看,山头下村是一块“风水宝地”,它建在潜溪和航慈溪之间的三角洲上,两条溪在下游又合而为一,流入义乌江。

溪不宽,不过10余米;溪也不深,汛期不足2米,对村民而言影响却很宽很深。“沿岸几百亩农田靠它灌溉,滋养五谷和蔬果。在没有自来水之前,村民的生活用水全靠它。”山头下村党支部书记沈滨孝说。至今,村妇们的捣衣声依然会从溪边悠悠传开。

据《山头下沈氏宗谱》记载:山头下为“一代辞宗”沈约后裔的聚居地。明景泰七年(1456),沈约三十一世孙沈永安、沈永进、沈永计兄弟三人由义乌沈宅迁居山头下,繁衍发展成村落,距今565年。

山头下村除了因沈氏祖先出名,还因整体布局而让人称奇,它保留了中国古代乡村城门制度的格局。初到这里的人,往往转来转去都出不了村子。原来,山头下村有5道村门,除了东、西、北门,还有两个南门。5道村门,连接5道街巷,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行。只要关上这些门,村子就会形成一个独立的“城堡”,故被称为“袖珍古城,五行奇村”。

沈滨孝介绍,这里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保留较完整的清代建筑有24幢,民国仿西洋建筑4幢。山头下虽是个小村,却曾开设了不少粮油铺、当铺、石蜡铺、染坊等。另外,村西潜溪上的清代石板桥和村东的古樟保留至今。

倍磊村:义乌西南角 月影锁双桥

金义东快速通道边,距离佛堂古镇西南5公里处,有一个叫倍磊的村庄,全村4300余人。拆分“倍磊”二字有“六石”之意,相传村中东西二溪汇流处有六块拔地而起、形如石笋的奇石。一倍为双,三石成磊,故名倍磊。

倍磊村曾叫倍磊街。“义乌人自古重商,地名中凡有‘市’或是‘街’的,就是商贸集市,倍磊也不例外。”78岁的村民陈景荣介绍,倍磊依托发达的东阳江航运和几条官路汇集地的地理优势,发展成当时义乌最繁华的村镇之一。

历史上经倍磊到金华、兰溪乃至更远地方的学子、商贾和旅人,对这里也是情有独钟。尤其是文人墨客,对倍磊的一山一水、一沟一壑多有感慨。翻阅宗谱,“倍磊十景”的名录和诗文跃然眼前。

“倍磊十景”为南屏叠翠、东麓朝霞、仙山听梵、独山春晓、双桥月影、莹坞樵歌、清湖渔唱、龙舌嘘云、八社灯辉、永镇松涛。美景大多已不复存在,不过,73岁的村民陈献元指出,双桥月影还能看到。清道光时恩科举人王耀的《双桥月影》一诗写道:

良夜逢三五,村南景色饶。

溪声喧两派,月影锁双桥。

清露濡幽径,微云卷绛霄。

会须携小艇,坐听玉人箫。

连着几年的中秋夜,陈献元都会跑到村西面的廻澜桥一探究竟。探什么?“看看能不能看到诗中所写之景。”按照他的观察,诗中的桥就是指廻澜桥。该桥坐落在倍磊村的西溪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始建于北宋,清嘉庆四年(1799)重建,是倍磊至金华府的古官道所经之地。西溪直泻而下,至此转弯;水流拍岸,激起回浪,故名廻澜桥。陈献元介绍,中秋那天,天上月亮倒映水中,桥身也倒映水中,便是“月影锁双桥”。

如今, “倍磊十景”被绘到村里的白墙上。街巷的风韵,还是旧时模样。

嵩溪村:溪涧环村木成荫 吟诗作对始于明

浦江县东北部有个嵩溪村,千年的村落历史长卷,就留在斑驳的泥石墙上,刻在方格、菱形和井字纹的窗棂上,铺在悠长的小巷石板上。嵩溪发源于鸡冠岩,溪流分一明一暗两条穿村而过,在村南的桥亭汇为一股,注入浦阳江。

“嵩溪十景”的开篇,便是《鸡冠望潮》。古时,嵩溪徐宗璧(1722—1808)描绘:

峨冠千仞郁岩岧,

入望钱塘涨海潮。

缥缈吴山拖雪练,

分明越水浣银绡。

盈亏随月寻常看,

块垒凭胸次第浇。

自喜羽毛无浊溅,

临风岸帻故翘翘。

如今,有嵩溪徐儒宗写道:

奇峰兀立号鸡冠,

重九携朋喜共攀。

极目云涯浮一线,

回眸崖底隔千山。

总因月魄盈虚转,

直引江潮涨落还。

莫谓惊涛看未审,

神游妙在有无间。

早在明代初期,就有嵩溪邵氏第六世祖邵志远(1378—1454)与友诗赋交往。清康熙年间,村人徐敬臣结交文人学士创立“嵩溪诗社”,诗词唱和,优游于山水之间,其后有徐思祚、徐思琛、徐宗义等接力主持诗社,绵延不衰长达120余年,并著有“嵩溪十景”诗。民国时期,村里有“嵩溪吟社”,出现一批诗人。今人儒墨渲染,传承文化根脉,村有嵩溪学社,名噪书画之乡。徐儒宗便是嵩溪学社的创始人之一。翻阅村史,村民都工于诗书画,造诣不凡者大有人在。嵩溪的山水,就因了文化而灵动有生气。

嵩溪村周边山岩多为石灰石,故村人自古以烧制石灰为业。嵩溪烧石灰可上溯至唐代,已有上千年历史,清末到上世纪80年代尤为兴盛。“正因生活富裕,大家在文化活动上有了闲情。”嵩溪学社副社长邵崇星说。

嵩溪学社成立以后,接踵前贤,开拓文苑,融文史、诗词、书画于一体。“1988年,嵩溪学社参与筹备成立浙江省诗词学会,成为当时省诗词学会唯一的村级团体会员。”邵崇星表示,从十几年前开始,学社春节前都会组织社员为村民义务写春联,日常不定期给村民开设讲座,暑假为村里孩子们举办培训班。

现在的村民祖先始于宋代,徐氏先人慕山川秀丽,举家迁居嵩溪。数十年后,邵姓始祖亦率族人迁至此地。自此,徐邵两族亲善相处,和睦共济,遂成今日之嵩溪。现有村民千余户,约3000人。有徐、邵、柳、王、潘、褚、马等18姓,以徐姓为多,邵姓次之。

到嵩溪的这天,因为是工作日,村中人不多。走在村中小路上,只听哗哗流水声,清幽宁静。

现在的村民祖先始于南宋,徐氏先人慕山川秀丽,举家迁居嵩溪。数十年后,邵姓始祖亦率族人迁至此地。自此,徐邵两族亲善相处,和睦共济,遂成今日之嵩溪。现有村民千余户,约3000人。有徐、邵、柳、王、潘、褚、马等18姓,以徐姓为多,邵姓次之。

到嵩溪的这天,因为是工作日,村中人不多。走在村中小路上,溪水潺潺,清幽宁静。

【旅游攻略】

寺平村

寺平村坐落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九峰山脚下,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十大生态旅游村、省特色旅游村。始建于元朝末期,原有厅堂24座,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厅堂有8座,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古民宅2.2万余平方米。据说,明宪宗时期村中“银娘”被选入宫成为“娘娘”后,村子逐渐兴旺。

走进寺平,长弄蜿蜒,阡陌纵横,古宅厅堂、木雕砖刻异彩纷呈。村内设有农家乐休闲山庄,并配有茶楼、垂钓区,还可品尝千层糕、烂菘菜滚豆腐等乡土味道。在这里,你可以体验抓溪鱼、挖竹笋、打年糕、摘水果、磨豆腐……从2017年开始,寺平村每年中秋之夜,都会举行盛大的“银娘祭月”活动。

山头下村

作为沈约后裔聚居地,山头下村文化底蕴深厚,2010年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庄自然风貌清静幽雅,具有浓郁的江南古民居建筑特点。山头下村保存有沈氏宗祠、三益堂、西溪殿等明清时期的重点文保单位,保护区面积为11.96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为2.69公顷。整个村落坐北朝南,因建造在一座“蝴蝶形”小山坡下,从而得名山头下村。数百年来,沈家门庭兴旺,人才辈出。

沈约曾出任东阳郡太守,写下《登元畅楼》及八咏诗,盛极一时,后人把元畅楼改名八咏楼。如今,村里建有沈约广场,展有诗文。山头下村以13则《沈氏家训》闻名。13则家训,即“孝父母、敬长上、敦友于、正内外、和乡族、率勤俭、禁游惰、革奢侈、惜孤寡、养贤才、尊师道、戒仆从、务耕读”,每一则都有明确的规定。

倍磊村

倍磊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中国传统古村落。

一座古代楼阁式的街心亭,为倍磊的老街增添一层极其神秘的色彩。街心亭留有对联:“恩沾比户庶而富,惠及编氓寿且康。”

倍磊村四周田畈有很多湖、塘、堰,自然景色十分秀美。古建筑现存有建于清朝的仪性堂、简能堂、德星堂、高明堂、九如公祠、九思堂、懋敬堂、敬胜堂等。

村中原有一座“陈大宗祠”,据说气势恢宏,建筑精美。明嘉靖年间,著名抗倭英雄陈大成带领陈氏族人,历经数十年建成该祠堂,上世纪80年代因故拆除。现在正准备复建。

嵩溪村

嵩溪村内现存明清时期建筑1560余间,其中60余幢尤为精美。宗祠、堂楼、殿宇、民居气势恢宏、造型古朴,牛腿、花格窗等木构件雕工精细,壁画栩栩如生,马头墙昂首而立,弄堂幽静而悠远,斑驳的百子石山墙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先辈们的创业史。

村口开左右两道门,东边门楣上书“临水轩”,西边门楣上书“栖云处”,中间开一八角形窗户。东边门为方门,寓意为出门走四方,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西边门为圆门,寓意为回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嵩溪有一明一暗双溪穿村而过,暗溪长约750米,并非全暗,在村中这一段,它一共露出5个取水口,每隔近百米一处,这些取水口类似于“坎儿井”,故当地称它为“江南坎儿井”。每逢夏日,桥外烈日当头,酷暑难耐,一进入桥内暗溪,顿时倍感凉爽,通体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