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路金华 八婺寻踪⑨】一梁一瓦古韵深 一木一石诗意长(上)

来源: 金华市文化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 2021-03-22 16:15   浏览量:

法隆寺经幢:遗世独立逾千年


      时光回到公元857年,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落成。现在,它成为我国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构建筑之一。

  也就是在那一年,在金华城南的武义江畔,法隆寺经幢落成。后来,它成为金华现存唯一一座唐代经幢,即便在整个江南地区也不多见。

  在金华开发区江南街道金钱寺社区,一栋栋民居之间,有一座高6.3米的古建筑,遗世独立逾千年,它就是法隆寺经幢。对于不少周围居民来说,这座被铁栅栏保护起来的古建筑,近在咫尺,朝夕相处,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它有什么故事。

这是一座唐代建筑,它所在的地方,就是法隆寺旧址,寺早就没有了,而经幢犹存。

  在古建筑中,经幢是寺庙前一种特殊的附属建筑物。它是带有宣传性和纪念性的艺术建筑,因刻有经文,被称为经幢,在古代,经幢多为石质的。法隆寺经幢就是一座精美的唐代古建筑精品。

  它呈平面八角形,由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雕琢垒砌而成,有十六层之多。幢身为八棱柱形,上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建幢记,及唐大中十一年(857)十一月十五日树”字样,距今已有1160余年历史。柱身上浮雕文殊骑狮、普贤骑象及众多佛门弟子,雕刻形象生动,再上置圆形华盖,盖底有4个伎乐飞天,颇似敦煌石窟伎乐飞天造像。经幢上的题记及幢座题名中包含了丰富而重要的历史信息。除了建幢日期,还记录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群的活动,可看到皇帝、官吏、僧团、书生、工匠、信众、日本僧及外贸商人纷纷登场,构成了唐代中后期社会栩栩如生的画卷。

  市文保所原所长、文博研究馆员蒋金治说,法隆寺经幢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尤其是雕刻,线条精致,书体结构缜密,幢体比例匀称,充分体现了唐代江南石刻的工艺水平。幢身上,有宝盖、连珠、仰莲、勾栏、短柱、磐石、覆莲等构件。而最出彩的,是它的勾栏结构,是浙江省所见最早勾栏的实物例证之一,对研究江南建筑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6年,法隆寺经幢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隆寺则更加神秘。对于这座烟消云散的寺庙,很少有人知道其身世,不少文史研究者一直在古籍中苦苦寻找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康熙《金华府志》记载,法隆寺在县南三里,俗呼金钱寺。民间流传一个说法:“先有金钱寺,后有金华城。”可见这个寺庙的历史有多悠久。

  光绪《金华县志》记载:“法隆寺创始无考,寺前有石幢,镌唐大中十一年立。”相传法隆寺经幢原本有两座,其中一座在洪灾中被毁。

  多少年来,也许是人们对法隆寺经幢的身世并不熟悉,写它的诗歌颇为罕见,金华地方文化研究者黄晓刚多方寻觅,仅找到《金钱寺看石幢》,作者是晚清浦江人黄志璠:

  古寺千年付急泷,为寻遗迹渡吴艭。

  无人知有唐朝物,谁到金钱看石幢。

  文士痴情绝可哀,摩挲片石重琼瑰。

  当年我读芸台志,那识禅林没草莱。

  遥想当年,黄志璠站在经幢前,抚摸经文抚今追昔,心头定有十万个为什么。

  虽饱经风霜,法隆寺经幢上的大部分经文,至今清晰可见。书写这些经文的人,名叫于知任。关于这位书写者的底细,蒋金治没有查到,学界也知之甚少,也可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金华经生(以抄缮经书为业的人)。

  《宣和书谱》曾评价:“有唐三百年,书者特盛,虽至经生辈,其落笔亦自可观。”清代《履园丛话》中说:“唐代至今千余年,虽是经生书,亦足宝贵。”这说明,虽然是经生写的书法,比起当时一些书法家的作品,实不逊色。

  “法隆寺经幢石刻经文行楷之妙,是石刻中的珍品,对研究唐代书法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蒋金治说。它从侧面反映唐代时期的建筑美学思想,是古建筑宝库中珍贵的文化遗产。

  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黎毓馨表示,法隆寺经幢是目前金华留存最早的佛教遗迹。

  当地居民也日渐意识到这件文物的价值。5年前,当地居民自筹资金50余万元,将法隆寺经幢东南侧一座破旧老宅改造一新,既是简易版法隆寺,也是老年活动中心。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法隆寺经幢周边环境得到了改善。

  龙德寺塔:巍然古塔雄东镇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座故乡的塔。在浦江人心中,那便是龙德寺塔。

  与很多古塔一样,龙德寺塔也是守望一方水土的地标建筑,是世世代代浦江人心中故乡的象征。塔作为一种古建筑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往往可以与一座城的精神融为一体。

  龙德寺塔作为浦江目前最古老的建筑,年纪确实已经很大了,它建于北宋初年,迄今已历千年。2013年,它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日好时光,龙峰山上,塔山公园内,郁郁葱葱,绿树掩映。林中塔影,若隐若现,往来晨练的市民悠然自得,多少年来,塔下这方绿地,便是休闲胜地,古塔默默守望这悠悠时光。上世纪80年代,公园因塔而建,塔便是主角。

  据浦江县文保所考证,龙德寺塔始建于1016年,塔高七层,因塔边原有一座龙德寺而得名,因建于龙峰山上,又称龙峰塔。

  龙德寺塔刚建成时,画栋飞檐,金碧辉煌,周设栅栏,内设扶梯,可以登高望远,每层檐下挂有风铎,疾风吹过,叮当作响,声飘数里。

  在古代,“龙峰孤塔”便是浦阳十景之一,文人吟咏不绝,文风鼎盛。浦江著名学者吴莱就写过一首浦阳十景诗《龙峰孤塔》:

  老眼前头尺五天,

  真龙角上正攀缘。

  规模白马驮经过,

  想像玄鳗护塔眠。

  梵呗将回知磬绝,

  神珠欲陨见灯悬。

  何妨宴坐初禅界,

  蠛蠓纷飞即大千。

  明代的潘泰在《龙峰古塔》一诗中这样描述古塔雄姿:“巍然古塔雄东镇,龙德当年尚可瞻。平地恍轩鳌极角,半空忽露祝融尖……”

  历代以来,除了诗歌,美文也不少。如柳贯、吴莱、宋濂、钱维善、张应槐、曹开泰等文人皆留下了赞美龙德寺塔的文章。

  如今,站在塔底仰望,塔内结构一览无余,光线透过壸门,形成玄妙的光影,仿佛跨越时光隧道,一眼千年。

“吴越国时期较为常见的塔型,还有六边形单筒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入宋后盛行浙江全境,浦江龙德寺塔便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实例。”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黎毓馨说。

  浦江县文保所所长张智强表示,历史上,龙德寺塔经历了雷击、火烧,一次雷击,木结构虽无存,但其砖结构部分始终挺立在塔山上,历代曾屡次修塔。“龙德寺塔是宋代江南地区典型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而且,它保留下来的部分宋代建筑的特点,至今对研究宋代高层建筑具有一定的科学、艺术价值。”

  此外,龙德寺塔带给后人不少意外之喜。

  1979年,人们在塔身第四层和第五层之间发现了刻有铭文的砖石。从铭文内容来看,不仅证明了始建时间是1016—1017年,也记录了当时的蝗灾情况。塔身第四层还出土了錾鹦鹉纹圆银盒和錾摩羯纹银钵,以及约1000枚宋代铜钱。

  千百年来,龙德寺塔的形象早已在历代浦江人心中扎下了根。有浦江人这样说,当远方的游子踏上归途,远远望到山巅那个熟悉的塔尖,便知道,到家了。

  浦江县政协教文卫体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张明认为,龙德寺塔不仅仅是一座古塔,更是浦江人心目中的一个文化符号,是浦江文脉存续的见证者。


  古月桥:长虹卧波赛“上河”


  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千百年来,曲水悠悠,长虹卧波,寒来暑往,云卷云舒。

  金华人最熟悉的古桥,也许是通济桥,它是金华古城地标。古人写诗,也多以它为题。明代的屠隆就写过一首《通济桥》:

  芙蓉山下锦为溪,

  二水迢迢绕郭西。

  襟带势成双浦合,

  檐牙高出众峰齐。

  春流不断长鸿影,

  夕照犹闻天马嘶。

  万里登途还奏赋,

  仙郎何负少年题。

  一首诗,淋漓尽致地展现这座元代古桥的雄伟之势。相比颇受瞩目的通济桥,在桥的世界里,金华还有一位“世外高人”,仿佛一位低调内敛却不容小觑的扫地僧。它便是义乌的古月桥,是一座比前者更古老的桥,建于宋代,已有808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月桥有多特别?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最醒目的便是靠近画幅中央位置的那座大型拱桥。这座宛如飞虹的木桥,被后世称为虹桥。虹桥在宋时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桥梁形式。只可惜,宋时东京众多的虹桥,早已在岁月的长河中灰飞烟灭。

难得的是,人们不必赏画感慨。因为,古月桥就是一座典型的宋代虹桥,宛如一颗散落义乌乡间的珍珠,历经数百年,风华依旧。

  古月桥位于义乌市赤岸镇雅治街村西侧百米处,古称大桥。站在桥下的龙溪畔,时光如潺潺流水,在桥身上留下斑驳的印记。桥西南侧中部有一块压梁石,上有阴刻楷书“皇宋嘉定癸酉季秋闰月建造”纪年题记,也就是南宋嘉定六年(1213)。从那一年开始,它就成了屹立于龙溪之上的“守望者”。桥上,车如流水马如龙;桥下,水光潋滟晴方好。

  皓月当空,水中映月,静影沉璧,这一幅唯美的画景,绵延至今。

  “这座全长31.2米的古月桥是我国至今发现最早有确切建造年代的折边形拱桥,它保存了初建时的原貌,是宋代石制虹桥最具代表性的实物之一,为中国古代桥梁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义乌市志编辑部副研究馆员傅健说。

  通俗点说,要看宋代虹桥,不必去画里找,不妨来义乌看古月桥。

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宋时义乌当地的能工巧匠真不简单。傅健表示,古人建古月桥的工艺很先进,先是预制一个木拱架,为砌制桥拱时,提供支撑力,其原理与现代建水泥框架楼房没多大区别。然后量好尺寸,上山采石,石料采用坚硬的麻石,这在当时几乎是最好的建筑材料了。

  古月桥身世不凡,价值也不一般。整座桥没有一根柱子,全靠桥匠高超、精湛的手艺。梁架在拼合联结技术上,对重力平衡有着很高的要求。拱架结构复杂,建造技术难度高。因此,这类石桥存世极少。特别是桥梁关键部位金刚墙的工程质量过硬,建得厚重、稳固,数百年来,金刚墙竟没有发生过位移和下沉的现象,完好如初。

杨新平等编著的《中国古建筑丛书:浙江古建筑》一书中这样评价:“古月桥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肋骨拱拱券结构的折边形石拱桥,对研究我国古代桥梁的类型及其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

  说到古月桥,有一个人值得一提:南宋名臣徐侨。他的老家,是古月桥旁的徐湖村。数百年来,当地流传着一个动人传说:徐侨因力主抗金,极言时弊,屡弹奸佞而遭朝廷排挤,罢官还乡至徐湖村。报国无门,悲愤交加,权把龙溪作黄河,建造了古月桥,以寄托忧国忧民之心和誓渡黄河洗国耻的愿望。

传说归传说,寄托的多半是当地人的美好心愿。据傅健考证,建古月桥时,徐侨刚巧在浙江严州府任推官。“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徐侨出资与当地人一起共建古月桥。”

  古月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横跨龙溪,位于当时义南至东阳、武义的官道上,资交通而利民生。各地客商往来桥上,好不热闹,在上世纪70年代,有人还在古月桥上开手扶拖拉机。800多年了,古月桥依然稳固耐用,未见明显的修缮痕迹。

  离古月桥东百米处,就是雅治街村。这个建于北宋年间的古村落里还有一个古老的乡村集市,名叫野墅市。在明末时,义乌的地方志里就已有“野墅市”的记载。如今,集市虽已风光不再,但村里还保留着一条原汁原味的老街。

  一座古桥,见证了过往的荣辱兴衰。它承载着厚重历史,横枕着无尽的龙溪水,向后人默默诉说桥的故事。古朴、苍劲的外表下,藏着中国古桥一抹与众不同的亮色。

  天宁寺:元代正殿江南罕见


  “吱呀”一声,天宁寺厚重的木门缓缓打开。古朴沉郁之气扑面而来,一道门,隔绝了飘萍路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这一切,恍如隔世。

  穿过山门,拾级而上,眼前这栋古建筑,便是天宁寺大殿,87年前,梁思成和林徽因也曾站在这里,抬头仰望这座雄伟大殿。彼时,这座大殿屹立于古城南面的坡地高台之上,外观俊逸,空间旷荡,构架洗练,构件精美,孑然俯瞰婺江碧波。

只可惜,当时的天宁寺大殿“犹抱琵琶半遮面”,被明代添建的下檐和过廊遮盖了风采。梁思成未曾细看,便匆匆别过。他哪里知道,与延福寺大殿类似,天宁寺大殿也是江南现存典型的元代木构建筑之一。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另一位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教授到金华考察时,才为这座古建筑正名。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当时,他冒着一场滂沱大雨,与胡不归等人一起进入天宁寺大殿,仔细耐心地完成了调查工作,并撰写了《金华天宁寺元代正殿》,发表在《文物参考资料》上。一篇文章一锤定音,天宁寺大殿从此名扬天下。

  大殿构件上刻有“大元延祐五年岁在戊午六月庚申吉旦重建恭祝”的双钩墨题记。有研究者认为,据此,此次修造的落成时间为1318年。倘若大殿主体在此之后未经过大幅度调整,则现存木构造可能仍然保有元代修造时的基本面貌。

天宁寺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虽几经沉浮,终究绵延未衰,并曾是“金华名刹”之一。解放前,这里曾经是中山公园里的一处景点。1946年,英士大学羁旅金华办学时,就把天宁寺改造成了校舍。

  据测定,大殿有的柱子距今千年,有的梁柱、斗拱距今约800年,由此可见,此殿在元代重建时,保留了部分宋代木构件。在梁架结构上,大殿也较多地保存了宋代建筑风格和特征。

  金华市文保所副所长赵威说,在江南的潮湿天气下,宋元早期木构建筑留存至今的较少,天宁寺大殿实属难得。而且,工匠在建造大殿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少独特的建筑方法,对研究江南古代建筑历史有重要价值。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在此抒发悠悠怀古之情。地方文化研究者黄晓刚找到几副鲜为人知的天宁寺大殿楹联,字里行间大气磅礴:“就下见人心看二水分流向七里滩而去,登楼堪咏物与万民同乐比八咏楼何如。”

  由此可见,旧时的天宁寺曾盛极一时,人气比肩八咏楼。

在市井老者口中,有关天宁寺的记忆,不得不提那一对“龙凤双柏”。“龙柏”犹如蓄势待发升腾而起的苍龙,“凤柏”如顶戴翠冠的凤凰,玉树临风、展枝窈窕,传说是南宋皇帝御赐之物,因其造型奇特,一时成为天宁寺一绝,只可惜这一奇景如今已不得见。

  原先,在大殿东南墙角还嵌有一方双面刻石碑,正面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所作观音石刻画像,线条流畅,神形俱佳;碑阴刻有元代著名书画家李衎的书法作品《灵灿阁碑记》。

  昔日的诗词歌赋、晨钟暮鼓,如今早已归于寂寥,殿前两旁的松柏依然郁郁葱葱,树影婆娑。檐牙高啄,大殿完好,古风犹在,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端庄而儒雅,肃穆而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