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类别:A
金文广旅办提〔2021〕5号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
258号提案答复的函
严振江委员:
您提出的《找准“五度”,用经营思维发展金华市级旅游》收悉,5月26日,经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现答复如下:
针对您在提案中提出的结合金华本地特色,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找准“广度、深度、高度、精度、力度”,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打造后疫情时代经济、提振金华全市消费信心。
一、商旅融合,优化旅游消费场景。
(一)提升高品质步行街。充分利用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古子城街区旅游资源优势,将我市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建筑风格融入步行街改造提升,实现城市现代化和人文特色协调统一,使消费者既能体验到现代元素,又能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底蕴。建设13条市级高品质步行街,突出地域特色,将自然景观、传统建筑、名人故居等资源有机结合,依托地方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品牌,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突显城市风格,打造地域符号。
(二)完善步行街消费功能。突出文化特色,将步行街发展与历史文化传播、旅游购物消费相融合,推进商旅文联动,以商承文、以文带旅、以旅兴商;继承传统步行街历史文脉,注重保护重要历史遗存,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发挥老字号、地方特产和非遗技艺的带动作用,塑造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民族特点的步行街。
(三)优化街区业态结构。提升购物、餐饮等传统业态,布局新零售、新业态,推动步行街从同质化、低端化、单一化向差异化、品质化、多元化发展,满足品质生活、社交创意、时尚潮流、文化品位、数字科技、城市慢生活等消费需求。
(四)优化提升品牌品味。推动名品名店老街联动,引入具有丰富经验和品牌资源的商业运营主体,努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培育当地特色品牌、老字号品牌,发展首店、体验店和品牌旗舰店等新模式。在金华山游客集散中心打造金华老字号品牌馆,集聚老字号品牌资源,拉动旅游消费同时宣传我市优质产业产品品牌。
二、夜色留人,深化夜间经济建设。
(一)深入夜间经济谋划。编制《金华市夜间经济发展规划》,以“文化旅游、特色餐饮、购物消费、体育健身、休闲娱乐、酒店住宿”为重点,以“地标建设、示范商圈”工程为主抓手,丰富夜间生活、促进夜间消费、激活夜间城市,打造夜间经济产业与服务体系,推动夜间经济全域化发展。
(二)打造夜间消费场景。为旅游者提供丰富消费场景,按照“消费地标-消费商圈-消费点”三个层级,全面推动金华夜间消费发展。消费地标重点围绕 古子城及三江六岸区块进行引领发展;消费商圈重点围绕现有城市江北、江南等成熟商圈进行布局;消费店按照夜间特色街、夜间美食街、夜间购物点、夜间古村镇四类对象,以贴近生活、各具特色、注重品质发展夜间旅游消费。
(三)发展农村夜间经济。我局将与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联合建设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线路,整合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与美丽乡村风景线,以知名景区、夜经济精品村等为中心,完善服务要件、丰富消费业态、强化宣传推广,以点穿线、连线成面,形成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连的夜经济精品线路,构建“城区、景区、商区、村庄”四位一体的夜间旅游体系。
三、以商促旅,举办消费节庆活动。
(一)发放消费券助推经济升级。以大力度促销活动作为外地消费者来金旅游的吸引点,让游客既消费又旅游,形成“以商促旅,以旅旺商”良性循环。例如去年汽车消费券发放期间,部分外地消费者来金购车,汽车销售企业免费赠送景区门票,消费者购车后即去景区游玩,带动了餐饮住宿等旅游消费。组织实施“浙里来消费,欢购在浙中”活动,围绕“浙中云购物、浙中好味道、浙中特色街、浙中享健康、浙中老字号、浙中不夜城、这种车有惠、浙中新消费”等重点,通过“欢购在浙中”这条贯穿全年的主线,借助“万企联动促万亿消费”的声势,重点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举办各类促销节会、全面实施消费新政,掀起消费热潮。活动举办地点向省市两级高品质步行街、金华山旅游集散中心、知名景区等地区倾斜。
(二)举办系列活动推介本地旅游。一是加强“浙江之心 水墨金华”品牌宣传力度。今年,我局将制作具有本地特色的“水墨金华”MV拍摄和形象宣传片,积极参与《还有诗和远方 诗画浙江》的拍摄并播出。通过系列纸媒及云上媒体宣传,营造金华旅游城市氛围,吸引游客扩大金华影响力。二是积极开拓客源市场。成立浙中文旅联合体,充分发挥集群作用,加大宣传整合力度。开展文旅推介活动,并推出第二季金华文旅好评榜评选,结合“金华-上海周”大型活动进行集合推介。三是开展各类促销活动。今年将由市商务局牵头开展系列促销活动。4-5月举办消费促进月活动,6月举办全国养生博览会,7月举办老字号进街区展销会,8月举办啤酒音乐节,9月举办金华火腿文化节,10-11月举办金秋购物节。
四、农旅相融,创新发展乡村旅游。
(一)创新乡村旅游模式。坚持把“互联网+”作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快捷键”。适应“共享经济”和“网络经济”需求,大力提升乡村旅游电子商务运作水平,满足游客网上消费需求,推动旅游信息互联、资源互通、游客互流。提升小吃品牌价值,推进区域性农家特色小吃商标注册,推进以磐安小吃、武义宣平小吃为代表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下一步将开展以“发展特色产业 推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推广夏季避暑休闲游、秋季果蔬采摘游、冬季美食文化游等主题乡村旅游产品;结合各类省市级展会和农村节庆活动,筹划开展乡村旅游推荐活动不少于10场次;对接数字乡村旅游工作,谋划在飞猪、高德地图等平台同步推荐我市乡村旅游路线和农家乐,实现精准营销增客流。同时开展“浙里玩”婺美乡村休闲旅游智慧应用建设。
(二)培育创建农旅基地。2020年度,根据浙江省旅游协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度浙江省采摘基地旅游服务质量等级推荐工作的通知》(浙政协〔2020〕15号)要求,我局创建A级采摘基地1家(金东区晓玉火龙果种植园)、AA级采摘基地1家(金华郑宇翔家庭农场)。2021年全年,将争创AAA级采摘基地1家;举办农家乐相关培训10次以上,培训学院500人以上;完成创建市级以上农家乐聚集村15个,培训学员500人以上;完成创建市级以上农家乐聚集村15个、市级三星经营户100户。
五、智慧旅游,大数据助推文旅发展。
(一)加强“浙里办”掌上(前端)应用,优化文旅掌上服务。迭代升级“浙里办”,以群众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服务领域由政务服务向城市生活、未来社区、数字乡村等领域延伸,全面融合便民惠企高频刚需服务。按照“统分结合”原则,推进“浙里办”金华城市频道建设,综合集成全市特色服务,实现一端集成、全市共享。聚焦群众企业个性化需求,强化只能服务与授权管理,推动用户中心迭代升级,提供千人千面、安全可控的个人、企业数据档案服务。
(二)建设一体化应用智能化支撑体系,为数字农业提供平台支撑。依托全省统一的一体化智能化应用支撑体系,推动各地各部门迭代升级完善各类应用系统,梳理提升现有只能组件,提升支撑组件的利用率。针对数字化改革过程中的新任务、新需求,汇聚各地各部门优秀通用型组件,丰富应用支撑体系。积极参与全省统一的用户中心、交互中心、业务中心、信用中心、空间中心、智能中心建设,大力提升一体化只能应用支撑能力。
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1年5月26日
抄送:市府办,市政协提案委,市督考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