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11330700002592513L/2022-14258 发布机构: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发文时间: 2022-05-30 10:38:28
文号: 主题分类: 登记号:
生成日期: 2022-05-30 10:38:28 内容概述: 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5-30 10:38 作者:

今年以来,我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工作部署要求,加快打造高质量文化供给地、高品质旅游目的地和高水平文旅融合地,全面推进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浙江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中心、长三角重要文旅中心建设,大力实施“攻坚争先”九大行动。

一、2021年主要工作

(一)党建引领不断深化。一是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坚持高站位部署、高标准推进,局党委全年开展党史理论专题学习会10次,全系统开展宣讲活动60余场次。同时以“六百”活动为载体全面掀起“六讲六做 扛旗争先”大宣讲热潮,期间累计宣讲550余场次,覆盖党员4.7万余人。深入开展“三为”实践活动,为企业解难题24件,为群众办实事活动246件,为基层减负担13件。浙婺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浙婺党总支获评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我局在2021年度市直机关党建工作考核中被评为先进单位。二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探索建立意识形态述职制度,定期听取局属单位“一把手”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情况。制定《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属单位党组织集体学习巡听旁听制度》,进一步推动党组织集体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三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局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完成中央巡视反馈15个问题中13个问题完成整改,并列入长期坚持。强力推进“高标准、严要求、紧起来、强起来”教育整顿,深入开展“裸官”排查和文旅系统作风自查督查。

(二)疫情防控有效得力。一是常抓不懈日常部署。调整充实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立综合宣传保障组、文化场馆防控组和市场监管督查组,建立“六个一”疫情防控制度机制。树立“逢会必提疫情防控”工作理念,局党委召开14次党委会议传达学习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不定期组织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文旅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二是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各类文旅经营场所和经营活动疫情防控情况督查检查,同时紧盯节假日等重要节点,组建由局领导带队的疫情防控督查小组开展实地检查、现场反馈问题、限期整改销号,确保形成工作闭环。全面排摸本系统干部职工及亲友在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人员,及时摸清底数、掌握情况。一年来,共出动巡查2.4万余人次,检查各类场所1.2万余家,发现并整改完成疫情防控问题1100多个。全市文旅领域总体保持平稳有序,实现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途径“零”传播。三是全力做好服务保障。针对疫情反复、急缓情况及时调整疫情防控措施,重点加强对旅游景区景点、公共文化场馆、宾馆酒店以及旅行社等文旅场所开放经营情况的指导力度,最大程度减少生产生活影响。积极做好“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出台系列文旅惠民政策。春节期间,全市开展文化活动300多场,“两馆一站”对外实施免费开放,服务人数超300万人次,85家A级景区近半执行“二免一”优惠政策。

(三)旅游经济持续恢复。成立金华市旅游专班,设立七大专题小组,实行专班化运作,大力推进旅游复苏。先后印发《金华文旅攻坚争先行动三年计划》《“百县千碗·金华有味”工程三年行动计划》《金华市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全年共接待游客总人次4326.6万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旅游总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11.3%。完成文旅项目投资262.6亿元,完成率达145.9%,我局在全省一季度文旅项目投资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全力支持双龙风景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景区已通过国家5A级景观质量评价,景区游客中心去年9月开业运营,目前已达到国家5A级景区验收标准。全球首家金华两头乌国际牧场开园,单日最高峰突破7500人次。金华万豪酒店、亚运村酒店成功试营业,标志着市区高端国际酒店实现“零”的突破。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婺州古城分别入选第一批国家级、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婺城区、义乌市创成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婺城区入选第二批省示范级文化和旅游IP。

(四)品牌推广不断深化。基本形成“一个口号、一份好评榜、一本宣传册、一首主题曲、一部MV、一部宣传片、一台非遗戏、一套旅游图、一套游金华系列丛书、一系列推介活动”等“十个一”文旅宣传体系。启动“千年文脉·诗路金华”大型系列寻访活动,围绕“百人、百景、百诗”深入挖掘金华诗路文化,发布深度报道50篇,是我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诗路金华系列报道。参与拍摄《还有诗和远方·诗画浙江篇》,金华作为首站亮相浙江卫视,节目收视率破“1”,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文肯定。举行第二季金华文旅好评榜,评选出2020年金华文旅好评榜单位105家。深化“金华文化旅游主题发布”品牌,举办2021金华春季文旅产品发布会、红色旅游推介暨“红五月”文旅发布会、金华文旅惠民月暨中国旅游日金华主题活动、金华市研学旅行发布会等系列活动,推出百余项旅游惠民措施。围绕“金华有戏”,开展建党百年“四十”主题系列庆祝活动,成功举办“信仰之路”金华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红色非遗情”乡音党课宣讲晚会、“婺风遗韵·少年非遗说”大赛等重要活动,形成庆祝建党百年强大声势。围绕“金华有味”,成立全省首家百县千碗美食研究院,“百县千碗·金华有味”小程序和抖音号成功上线,活动指南、美食电子地图、《跟着美食游金华》等同步完成制作配套。举办“百县千碗、金华有味”小吃大赛,推选出100个小吃、100个冷盘、30家体验店。熙春巷特色饼一条街入选省级“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美食街区。武义县、兰溪市入选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家县市榜单,数量居全省第二。围绕“金华有艺”,先后举办金华市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赛、浙江省第二届诗路文化带景区讲解员大赛金华市选拔赛、金华市导游(讲解员)大赛、旅游饭店业服务技能大赛等各类技艺大赛,技能型人才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壮大。

(五)数字化改革全面启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目标任务,成立文旅系统数字化改革小组,构建全市文化广电旅游(文物)“1+4+N”数字化改革框架,制定《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文物)数字化改革框架方案》,对接城市大脑建设,细化完善智慧文旅大脑建设方案。组织各县(市、区)、局属单位申报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金华文化市场监管多业务协同应用系统、金华大数据旅游统计应用试点、兰溪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服务系统、义乌网吧智慧管理“一件事”、义乌智慧旅游+未来社区应用场景等5个项目列入省厅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兰溪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服务系统、义乌图书馆借阅“一件事”全省推广。“浙里好玩”金华分站全省率先上线“浙里办”。

(六)全域旅游发展奋力争先。一是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建设,金东区、兰溪市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全市8个县(市、区)已成功完成创建,数量居全省第一。7县市连续三年全部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6县市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二是全面推进旅游目的地的打造,成功创建A级景区城5个、景区镇41个、景区村342个,全市A级景区城、镇、村覆盖率分别已达到100%、89%、63%。创建A级旅游景区13家,其中金华之光景区为全国首家文化场馆类4A级景区。武义博物馆、东阳卢宅景区通过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磐安县尖山镇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武义县俞源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东阳横店影视城、磐安江南药镇获评全省首批大花园耀眼明珠。山山家休闲文化产业园等4家单位获评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兰溪药黄庙获评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三是全力推进“微改造、精提升”工作,浦江县、武义县、磐安县入围全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试点县(市、区),磐安花溪风景区等13个单位入围单项试点名单。启动“微改造”项目587个,全年总投资超20亿元。其中花溪风景区以旅游推动打造共同富裕“花溪样板”经验先后获省市领导批示肯定。

(七)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升级。一是强化文化顶层设计,制定《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繁荣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金华市公共文化设施“补短板 促赶超”攻坚行动方案》等多项政策意见。全国率先出台《金华市中小学艺术类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实施方案》,艺术类培训机构得到规范管理。二是夯实文化建设基础,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完成项目选址,正在方案设计阶段,解决了早就列入“十三五”规划而未能落地的问题。加快打造“城乡10分钟阅读圈”,新建“悦读吧”自助图书馆12家、“爱阅亭”智慧书屋100家,“e家书房”进社区、农村文化礼堂1045家,实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图书通借通还50家。实施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大提升行动,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10家文化馆全部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馆,9家图书馆通过“满意图书馆”验收。永康市方岩镇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东阳市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义乌市获评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全年开展送戏下乡3343场,送书下乡51.8万册,送讲座展览下乡2145场,文化走亲205场,线上公共文化活动1935场,线上活动参与人数达3078万人次。三是推进文化精品创作,浙婺第五次登上央视春晚,第六次登上央视春节戏曲晚会,第二次登上元宵戏曲晚会,并作为全省唯一单位参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婺剧《信仰的味道》入选庆祝建党百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重点扶持作品,《踏摇娘》入选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题材扶持项目。浙婺演员楼胜荣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是浙江时隔36年戏曲演员再登榜首,开创婺剧男演员和小生角色“摘梅”先河,省委书记袁家军批示肯定,省委宣传部专门发来贺信。深化全省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局和浙婺作典型经验介绍。中国戏剧家协会发文号召全国戏剧界向浙婺学习,浙婺经验全国推广。

(八)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上山文化保护利用与研究宣传工作列入《金华市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浦江上山遗址从全国32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并两次进京参展。兰溪首次发现上山遗址,为金华发现的第14处遗址,全省遗址突破20处。“望道之路—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联展”列入中宣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的“建党百年·全国109个精品展览”项目。40集“南宋徐谓礼文书”主题电视连续剧剧本、同名长篇小说完成创作。永康铸铁等4个非遗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新增数量全省第一,总数达36项,居全省第二。38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数量全省第一,总数达176人,居全省第三。“婺风遗韵·金华非遗会客厅”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正式对外开放。金华道情《一道密令》获第七届“缤纷长三角·浦东北蔡杯”曲艺邀请赛浙江省代表队唯一金奖。

(九)市场监管安保常抓不懈。层层签订安全生产(播出)、消防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责任书,明确安全监管责任。重新组建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文化、文物、旅游、广电四个安全专业委员会,聚焦“四大领域十大重点”,开展专项领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先后开展春节期间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文旅系统人员密集场所大排查大整治、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排查、建党100周年广电行业安全播出大检查、旅游领域“遏较大”攻坚战等5大行动,强化行业安全落实。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市文化广电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全会、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文化工作会议重大部署,按照“扛旗争先、崛起浙中”总要求,奋力打造高质量文化供给地、高品质旅游目的地、高水平文旅融合地,努力建设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围绕十大重点,全面推进全市文旅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重点深化党建工作质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总结、固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放大特色优势,迭代升级党史学习教育平台、机制、经验,打造更多具有金华文旅辨识度的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向深入。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守牢意识形态安全底线红线。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持不懈纠“四风”、正作风,打造亲清政商关系,确保文旅系统风清气正。

二是以场馆建设为重点补齐公共文化设施短板。完善《金华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编制,纳入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按照“市有五馆一院一厅、县有四馆一院、区有三馆”要求,力争市图书馆新馆10月份开工建设。积极规划市美术馆(市音乐厅)、丽泽书院选址。大力推动金东区人文博览中心、义乌市大剧院、博物馆新馆、美术馆等一批县级公共文化场馆建设,督促各地加快补齐公共文化设施短板。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省级中心镇、5万人以上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60%以上建成省一级站以上标准。全面推进“城乡10分钟阅读圈”建设,提升乡镇(街道)文化站图书室98家、推进“e家书房”进社区、农村文化礼堂2000家,实现全市村、社区全覆盖。通过“一主一辅一平台”模式,打造“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城乡15分钟美育圈”,全面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体系建设。高标准落实“浙文惠享”省民生实事任务,完成750个城乡一体“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新建18家“悦读吧”自助图书馆、9个文化驿站以及66个乡村博物馆。

三是以公共场馆服务大提升为重点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出台《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2021-2025年)》,全面推动我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公共场馆服务大提升行动,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建成“满意图书馆”,文化馆建成“幸福文化馆”,公共博物馆建成“一流博物馆”,非遗馆打造成“现代非遗馆”。创新设置总分馆制形式,推动县级服务体系向基层文化场所全面延伸,切实提高基层文化服务能力。提升“e家书房”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针对百姓需求丰富平台服务内容,推动做好“艺生活——社群微课堂”建设,实现两个平台有机融合。做好“艺起学”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指导各级文化馆加强校外艺术培训机构业务指导,不断规范培训内容及教学服务。全面推进旅游“一卡通”,12月底前完成金华国有A级景区社保卡一卡通应用。

四是以举办省第十五届戏剧节为重点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实施文艺精品创作攀峰工程,加强文化精品提升创作,出台《关于促进婺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婺剧艺术传承发展、人才培养、创新创作支持三大体系。实施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优工程,围绕“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国家战略、重要精神财富、优秀传统文化”等创作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佳作。制定完善文化精品和文化人才奖励扶持政策,支持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出人出戏出精品”良性发展,推动浙婺争创全国一流院团,将婺剧打造成金华乃至浙江的“金名片”。高标准举办浙江省第十五届戏剧节暨第三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活动。

五是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重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大婺城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力度,力争实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全覆盖,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持续推进“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创建力度,打造景区村庄2.0版本。全年完成“微改造、精提升”总任务的40%。加快“千万亿级”核心大景区建设。继续加大支持双龙风景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完善景区配套设施、运营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景区品质和能级,力争通过国家文旅部暗访验收。同时积极推动游埠古镇等4家单位创建国家4A级景区。全力确保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居全省前列。

六是以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为重点助推产业发展。坚持项目“一号工程”,在基础配套、业态融入、品牌影响等方面提档升级。坚持大项目引领,加快项目建设转化为有效投资,推进“四十百千”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年度实际完成投资超200亿元。加快推进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引导集聚一批文旅业态项目,夯实度假区平台项目基础。以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为引导,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针对区域稀缺业态及资源优势,加强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策划一批符合空间规划、市场认可的项目进行包装推介。加大举办文旅市集、百县千碗等促消活动,培育10家特色文化主题酒店、10家文化主题民宿,创建25-30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基地,争创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七是以推动“上山文化”申遗为重点振兴文化遗产保护。紧紧围绕“上山文化”申遗总目标,印发《金华市“十四五”时期上山文化研究宣传和保护利用工作规划》,紧紧抓住遗址本体保护提升、遗址公园(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提升万年浙江辨识度,擦亮“万年上山”文化“金名片”。深化文物资源保护,加快“浙中考古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提前谋划文物保护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实施文保单位保护修缮工程,力争获得中央、省级文物专项资金总数位列全省前三。开展“让文物走进百姓生活”系列活动。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与传承机制,

深入开展规划保护、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开展各县(市、区)金华市级非遗项目摸底,完成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预申报,进一步扩大“婺风遗韵”品牌影响力。

八是以智慧文旅大脑建设为重点加快数字化改革步伐。全面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对接我市“城市大脑”建设,积极打造金华市智慧文旅大脑,完成文旅数据中心(数据仓、驾驶舱)建设,构建省市县三级数据共建共享体系,加强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监测和行业监管水平。推进智慧景区、智慧场馆建设水平,加快“旅游大脑+智慧旅游”落地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开发建设金华市智慧旅游服务系统和智慧文化服务系统,推动数字化在文旅监管、文旅消费和文旅生活领域应用创新,提升金华数字文旅智慧化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游客文化和旅游需求。

九是以文物安全为重点加快完善文旅安全监管体系。深入推进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改造提升一批文保单位物防设施,挂牌督办一批安全隐患多、整改不力的文保单位,坚决遏制文物民居类建筑重大火灾隐患、法人违法行为和文物犯罪等安全责任事故。加强文旅场所疫情防控安全、旅游景区游客瞬间集聚安全、旅游景区新业态及大型游乐设施安全、封闭式室内景点消防安全、文化场馆消防安全、文艺演出活动安全、文保古建民居消防安全、馆藏文物防盗安全、广播电视播出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十大文旅重点安全管理,积极解决文旅安全领域的痛点和堵点问题,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红线,确保在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亚运省运会等重要节点文旅领域不出重大安全事故。

十是以推进“高严紧强”教育整顿为重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放在首位,持之以恒推动党员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用心用情帮助企业群众基层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监督管理,严明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相结合,不断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精气神,打造“高标准、严要求,紧起来、强起来”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