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类别:A
金文广旅办建〔2021〕3号
关于对金华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
婺38号建议答复的函
何志锋代表:
首先感谢你对金华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金华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我市全域旅游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目前,我市全域旅游大格局基本形成。2020年,下辖7县市全部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浦江、磐安、东阳、武义、义乌、永康等6县市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其中磐安还入选全省全域旅游10大县域典型示范案例。全市“十三五”期间新增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43家,现有A级旅游景区82家(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0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7个。义乌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国际商务旅游目的地”,东阳花园村为全省唯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初步形成了影视文化、特色购物、温泉养生、古婺文化、宗教朝觐、乡村生态等主题精品旅游产品。
您在提案中反映“在全域旅游规划以及对外宣传上,仍有待提高”、“其中金华各片区旅游文化输出分布不均衡,对外宣传扶持力度弱,导致我们文化旅游工作发展参差不齐”等问题,并建议从“联动发展、优化交通、加大宣传推广”三方面作提升,所提问题很实在,所提建议很有现实意义。下一步我局将着重做好这三方面工作,不断扩大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影响力。
一、联动发展,推进全域统筹。
围绕我市丰富多样的文旅资源,加强县市联动、共享资源、共拓市场。一是整合热门景区推出旅游年卡。今年3月,我局携手金华市民卡,推出金华旅游年卡(2021版),99元即可玩转横店梦外滩、金华双龙洞、武义牛头山等全市22家热门景区,颇受游客欢迎,接下来将持续推进扩大游玩景区范围,优化我市旅游年卡权益,力争给游客提高更优惠的旅游体验。二是加强产品包装开发。今年计划整合全市各类文旅资源,推出跟着名人、诗词、美食、非遗、乡村、民宿六大游金华系列丛书,并将全市各景区串珠成链,编制发布金华四季旅游指南及特色旅游地图。利用2022年亚运会契机,积极筹备“金华亚运主题旅游”产品,联合市体育局、市交通局等相关部门开设亚运旅游专线,联合旅行社推出“亚运会赛事门票+景区门票+住宿”等旅游产品套餐,联合文创公司开发亚运文旅纪念品等。三是组建文旅联合体。积极推动建立浙中旅游联合体,推动各县(市、区)通过开展旅游景区资源联合宣传促销活动,抱团发展,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充分拓展金华旅游的广度和深度。
二、优化交通,完善旅游服务。
一是成立交通保障专题小组专项推进。年初成立我市旅游专班,并设立交通保障专题小组,接下来将联合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建设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统筹协调解决旅游交通相关疑难问题,完善景区化交通基础设施,指导建设风景道路系统,全面提高我市旅游交通的便捷度。二是优化布局旅游公共交通网络。谋划轨道交通与A级景区连接道路建设,构建“城市-城市、城市-景区、景区-景区”的“快进”交通网,推进景区“最后一公里”工程,加快推动建设金义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长三角核心城市2小时和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交通圈。三是完善旅游服务中心布局。加快双龙景区旅游咨询中心建设进度,力争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同时加快推进全市3A级以上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以及机场、车站等旅游咨询中心建设;鼓励依托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和道路客运站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力争到2025年,实现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市、旅游线路旅游咨询服务全覆盖。
三、强化营销,打响文旅品牌。
一是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围绕“金华人游金华”和“浙江人游金华”两大主题,加大整合全市各类文旅资源,策划推出“周末游”“自驾游”“亲子游”“康养游”等系列产品。在全市范围开展以“金华好景色、金华好味道、金华好传承、金华好村落、金华好声音、金华好饭店、金华好手礼、金华好民宿”等“八个好”系列榜单评选活动。二是进一步完善品牌宣传体系。完成歌曲《水墨金华》MV和水墨金华文旅形象宣传片的拍摄制作,结合重点节庆或者推介活动对外发布;修订《水墨金华》宣传册,编制四季全域旅游地图和四季推广手册。依托浙江卫视、央视、高铁专列、地铁等各类形式,投放硬媒广告和宣传片广告,进一步打响金华文旅品牌。三是进一步创新推广营销手段。加强上下联动,统筹全市营销资源,策划举办“金华旅游四季主题宣传推广活动”,扩大影响力。创新“旅游+直播”、“旅游+社群”模式,运营“金华文旅”抖音号,开展“云游金华”、“云游三江六岸”等体验型旅游直播;打造“产品最惠日”,帮助旅游企业或目的地与消费者保持紧密的联系和互动。联合途牛、飞猪等OTA平台开发运营“惠玩金华”社群,吸引年轻群体关注金华旅游。组织开展电商营销培训班,提高非遗传承人、民宿、景区等文旅企业负责人的互联网营销能力。
再次感谢您对金华旅游工作的关心,并衷心希望您能继续关注并给予大力支持。
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1年6月10日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任工委,市府办,市督考办,婺城区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任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