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 | >> 院团动态 |
“Amazing!”
11月8日,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婺)新创编的《三打白骨精》在圭亚那国家文化中心精彩演绎。自1993年起,浙婺频频登上海外文化交流的舞台,足迹遍布五大洲。圭亚那位于南美洲北部,是浙婺访演的第53个国家和地区。
台上,唱腔高亢,筋斗翻腾,浓郁绮丽。台下,包括中国驻圭大使、圭亚那多位政府官员在内的上千名观众不知不觉拍红了手掌;当地主流媒体记者频按快门,记录下中国戏曲在该国首次亮相的精彩瞬间。
整场演出喝彩声此起彼伏,谢幕,谢幕,再谢幕,整个剧场仍像一锅沸腾的开水。90后演员周宏伟多次在海外访演中挑大梁,此次扮演孙悟空,他在接受采访时连说“幸运”。
万里之外的金东区赤松镇虎岩村,也有相似一幕。婺剧下乡巡演一座难求,见习演员倪江恒刚从台上下来,就被村民们送来的肉饼、茶叶蛋包围,一度怕“入错行”的他,内心多了几分笃定和温暖。
万里同好,古韵新声。在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里,500多岁的婺剧历史不是最悠久的,覆盖面不是最广的,活力却是数一数二的,海外访演场次居全国地方戏曲院团之首。我们在浙婺蹲点3个月,试图探寻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浙婺样本”。
2023年11月2日在墨西哥参加桑塔·卢西亚国际艺术节 谢玲慧/摄
2021年,在众多地方剧种青黄不接、剧目陈旧、经营困难的背景下,中国戏剧家协会发文,号召全国戏剧界向浙婺学习。
浙婺好在哪?人才多,演出多,效益好。今年1—10月,他们已演出近500场,获海内外70余家媒体报道。继以最大阵容第六次亮相央视春晚后,浙婺的《三打白骨精》《赤脚书记》等多部新作获省级以上荣誉,全省唯一的“新时代中国戏剧(旦行)领军人物”也花落于此。
202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华彩梨园》 周聪/摄
浙婺是幸运的,在改革的浪潮中,他们找准方向,锲而不舍,赢得发展的领先身位、良好环境。新时代戏剧的繁荣景象,在这里渐成气候:台上,精品迭出,人才辈出;台下,接连满座,赞誉连连……全团忙而有序,笃定前行。
一开年,浙婺就火出了圈。下乡途中,热情的观众堵塞了村道,“梅花伉俪”楼胜和杨霞云索性跳上老乡的三轮车赶场。这一视频引发网友关注,点击量突破千万。对浙婺演员来说,这样接地气的反应实属平常。一年300多场下乡演出,多的时候400多场,他们早已习惯带着行头奔波、就着戏台上妆。
2023年2月武义温泉小镇演出青春版《穆桂英》 龚建军/摄
《白蛇传》《穆桂英》等经典剧目,穿插着方言“彩蛋”、互动桥段,在人山人海中赢得阵阵喝彩。远远望去,戏在人群中演,正如婺剧扎根群众,如鱼得水。
地方剧种要发展,首先得有好戏。上世纪90年代,浙婺就把改革突破口对准农村。每个业务骨干带领一个创作组,在坚守戏曲本体、东方神韵的基础上,反映时代精神,用现代审美取向复排了一批经典剧目,为婺剧撑起了农村市场,找回了观众的情感认同。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与结晶。传统戏曲里有宝藏,但它们需要一座通往当代观众的桥。”在当家人王晓平的带领下,浙婺的这座桥越走越宽。
几十年来,浙婺剧目创作的火花越碰撞越丰富,挖掘经典价值和时代新意的路径越交流越清晰,坚定了其以观众为中心的精品创作方向。他们建强新剧目创作团队,灵活而广泛地与院校、名家、专家合作,新创剧目7次获国家艺术基金扶持,获11项国家级奖项。
《三打白骨精》 张辉/摄
今年从国内火到海外的新编婺剧《三打白骨精》,是浙婺对经典剧目创造性转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其与当代著名剧作家姜朝皋的第八次合作。妇孺皆知的故事如何让观众买账?双方进行了无数次探讨,甚至争吵。虽然出发点都是发扬婺剧文戏武做特色、夸张浓郁风格,凸显名著中的传统价值和时代内涵,但落到情节、表演、唱腔上,双方要求都不低,往往是抠了又抠。今年以来,这出戏在海内外演出数十场,让“一票难求”成为浙婺的新现象,但剧本仍在修改完善中。
好不容易定型的剧本,还要根据演出对象和场合,细排出不同版本。其中,《白蛇传》是挖掘最深的,编排了农村版、海外版、校园版、城市版等10多个版本。“一部经典浓缩了婺剧的艺术底蕴,展现了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能力。” 目前,浙婺有近200个这样的剧目。
《断桥》 张辉/摄
以戏带功,以戏育苗,以戏拓市,剧目繁荣都是载体。筑牢这个基础,浙婺改革就抓住了牛鼻子,“演一场火一地”的“浙婺热”才有保障。
戏曲之盛,关键在人。有人说王晓平敢干敢闯,他却认为浙婺胜在有一群肯干事能成事的人。浙婺有很多与众不同,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制度改革。大到全年的演出安排,小到日常的志愿服务;重到关系钱袋子的考核办法,轻到一张禁烟告示,都有浙婺改革的密码和力量。
如果说剧目繁荣是浙婺坚持“两个结合”的内容改革,小小的禁烟告示背后,则可见其管理改革的创造性和坚决性。
20年前,全员禁烟的文艺院团,浙婺是全国唯一,他们还借此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如今旧事重提,浙婺党支部副书记严立新依然倍感不易:“‘小事’做好,就是大事。维护了消防安全、院团形象不说,更改进了团风。好几次国外演出,‘无烟’都成了我们的‘加分项’。”从好团风到好作风,再到好台风,当向上向好成为自觉,艺术创新创造的动能得以进一步激发。
浙婺的敢想敢为贯穿于拥抱市场、扎根人民、挖掘经典、传承创新、破圈出海等发展进程中。他们总是早早地下定决心,牢牢地把握机会,不断推动成果转化。无论是在世纪之初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氛围中,还是在当下高水平打造文化强省的要求下,他们总在先试先行中率先受益。
去年,金华市委市政府在2019年推行“一团一策”的基础上,创新激励机制,对婺剧加大扶持力度。婺剧获奖剧目最高可奖600万元,且其中30%可用于奖励创作者。发挥婺剧文化的精神、智慧探索创新制度,继而保障自身的传承发展,浙婺又有一招先手棋。其精品创作、人才培养的活力进一步释放。
有人说,王晓平很幸运。他率真一笑:“谁让我赶上了好时代呢!”他说,浙婺多年来致力于“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其实靠的就是传统婺剧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春风吹来时,改革创新的种子早已深埋浙婺人的心里。对传承发展婺剧文化,他们酝酿许久,担当和自信与日俱增。
“几十名武功演员,翻了那么多跟斗,没有一个掉链子!”11月2日,墨西哥桑塔·卢西亚国际艺术节上,陶永晶激动地和家人进行视频通话,身后是被婺剧吸引的5000多名海外观众。
这是陶永晶第39次出国访演,20年前,他做梦也没想过,“漂洋过海都能听到人家说婺剧好,说浙婺好”。
同为浙婺“绿叶”的陈晓建也有同感。入行时团里演出很少,就在他彷徨之际,浙江省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拉开了浙江文化大发展的序幕。浙婺的演出市场随之升温,除了熟悉的城乡演出,还获得文化和旅游部的“出海”委派。其间,陈晓建三次为梅花奖竞演配戏,经验丰富、表演丰满的他被各创作团队争抢,年均演出量超150场,今年更是有望创新高。
来之不易的演出机会和团队氛围,陶永晶和陈晓建很珍惜。在中国文化扬帆出海的东风中,浙婺亦是如此。他们认真对待每一次演出,克服舟车劳顿的疲乏、吃住行的不便,竭力向世界展现中国戏曲文化独特的艺术性和鲜活的生命力。芬兰、德国、法国、南非……真挚的感谢信纷至沓来,累计已有28封。
“中国戏曲有浙婺”,从海外赞誉渐成业界共识,化身中国文化“出海”的一张金名片。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浙婺已赴8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为促进各方民心相通贡献力量。截至目前,他们共出访53个国家和地区,演出300余场,是全国海外演出最多的地方戏曲院团。
2019年1月,在捷克俄斯特拉发演出受追捧 周聪/摄
从无戏可演到海外飘香,浙婺做对了什么?
坚持主导权,在借鉴吸收中精进传播。精选辐射力更强的经典剧目,发挥剧目创新、文戏武做之长,强化“海外版”的文化传播力。即便是《白蛇传》这样演了上千场的经典,也要考虑海外观众特点加以创编,与时俱进地讲好这个知恩图报、忠贞不渝的东方爱情故事,形成高潮迭起的演出效果,但又不能让武戏喧宾夺主。同时,坚持复盘,捕捉共鸣共振的“流量密码”,滋养剧目创作的能力和自信。
打好主动仗,尊重并满足交流需求。如本月在圭亚那的首次演出,浙婺在做好舞台呈现之余,派专人打磨解说词和字幕,主动走进当地院校开设沉浸式课堂,力求让海外观众看得懂听得进。走心用情地满足海外观众的合理要求,让中国文化传播更有深度、温度和质效。
发挥能动性,变头回客为回头客。高度负责的艺术态度、和谐优良的团风,是把握机会、创造机遇的前提,也是浙婺持之以恒的演出纪律。在新加坡,浙婺用过的化妆间内不见垃圾,只留“浙婺有戏更有礼”的赞誉。这段跨越20年的文化交流故事仍在续写。在法国,当地演出商已连续三年向浙婺发出邀约,请他们第七次赴法访演……
出海争辉多年,从学习借鉴,到美美与共,再到传播弘扬,越演越自信,是陈晓建的感受,代表了浙婺人对戏曲文化的高度自信。
浙婺五夺梅花奖,获奖者摘“梅”时平均年龄33岁,其中一人时年25岁。“把每一场演出当成最后一场”的楼胜,27岁时成为全省最年轻国家一级演员的杨霞云,都是其中的幸运儿。
杨霞云出席党的二十大
61年前,周恩来在观看婺剧《断桥》后,赞其为“天下第一桥”。有意思的是,浙婺的梅花奖都与这一经典剧目有关。从陈美兰的“青蛇魅舞”到张建敏的“白蛇绝唱”,到杨霞云的“人蛇合一”,再到楼胜的“许仙十三跌”——几代浙婺人与时俱进地注入活力,弦歌不辍,《断桥》不断。如今,它又有了95后接班人。演员张莹凭借对“小青”的个性化演绎,斩获“白玉兰”新人主角奖。
好一座匠心传承之桥!浙婺传承发展的自信自觉、有章得法,在他们赋予青年演员的“特权”里,亦能一窥堂奥。
——不论资历比本事。在浙婺,主角的年轻纪录近年来不断刷新。85后国家一级演员陈丽俐,不到30岁就主演了4部大戏,还代表浙婺首登央视春晚。1998年出生的叶路成已是3部大戏的主演。今年19岁的李重均带着主演的《吕布试马》,随团赴六国演出。目前,浙婺有90后演员36人、00后演员38人,一级演员中有5人是80后。排戏不论资排辈,让年轻人才引得进来、留得下来、干得带劲。
《信仰的味道》 张辉/摄
——全力托举促创作。今年8月,新编婺剧《浩气春秋》研讨会召开,数十位知名专家济济一堂,为90后演员李烜宇首次参与创编的作品把脉。这样的托举力度,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都说是头一回见。传统戏曲要与年轻人共鸣共振,需要了解并吸收他们的审美趣味。浙婺为青年演员广邀名师进行专项培训,近10年来,相关剧目成果达60余项。事实证明,年轻人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戏份”越重,其活化发展就越“有戏”。
——因材施策强保障。浙婺的评价考核注重保障青年演员的获得感,激励协作和创新。没编制是年轻人常遇到的劣势。在浙婺,没编制的演员多享受演出补贴,体现公平和尊重。分配奖金、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时,对贡献突出的青年演员予以倾斜,增强其成就感,而工作生活上的关心帮扶则进一步巩固了其归属感。一个普遍的表现是,浙婺青年演员都会主动在社交媒体推广婺剧,热络地与年轻人互动,卖力地吆喝婺剧,真诚地为浙婺吸粉。
《血路芳华》 张辉/摄
其实,婺剧很早就有意识地向年轻人靠近。2008年,金华启动婺剧进校园活动,至今已覆盖约50万名学生。看婺剧长大的他们,正在成为这个古老地方剧种的粉丝、新苗。
2006年11月,浙江婺剧团成立50周年,一封珍贵的贺信捎来温暖嘱托。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信中肯定浙婺:“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养人才,注重推陈出新,创作优秀作品,促进婺剧在新时代焕发出旺盛生命力,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再看这封贺信,婺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浙婺的“二度梅”陈美兰倍感踏实。“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出人出戏出效益,就是增强婺剧的‘三个力’(先进文化的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我们有自觉,更有信心。”
浙婺的幸运儿为什么这样多?好戏连台、人和艺兴的背后,是浙江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久久为功,是浙婺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事在人为。
“浙婺样本”破圈已经成势。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新时代文化繁荣的一串音符。我们通过这次蹲点报道,在一群浙婺人的故事中看这个地方剧种的今非昔比,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在自信传承中的活色生香、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