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发布机构: 发文时间: 2023-06-13 16:42:21
文号: 主题分类: 登记号:
生成日期: 2023-06-13 16:42:21 内容概述: 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6-13 16:42 作者:

今年以来,全市文化旅游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以及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工作部署,积极应对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和经济运行复杂形势,唯实惟先、拼搏奋进,推动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取得新成效。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聚力基础更实,从严从实抓党建、强队伍、促改革。

1.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一是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二是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严格党员“八小时以外”学习教育管理,全面提升干部作风。三是全面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年度目标任务,专题研究部署推进。狠抓文化阵地建设,切实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

2.人才队伍建设再上台阶。一是重点打造头雁人才队伍。浙婺演员杨霞云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为全市三名代表之一。陈美兰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薪传奖”。浙婺等3家单位和个人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二是持续壮大领军人才队伍。楼胜荣获“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年度人物,并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次入选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和青年英才、2人次入选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三是精心培育青年人才队伍。1人次荣获“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9人次在2022“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中获奖,金牌和奖牌总数列全省参赛院团第一。

3.数字化改革取得实效。按照数字化改革总体构架,加强一体化系统集成推进数字化改革。今年以来“清朗文化市场智管”、兰溪“不可移动文物智慧监管”应用先后入选省数字文化系统优秀应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最佳应用,以及全市数字化改革双月“最佳应用”。其中“清朗文化市场智管”应用获省文化和旅游厅发文全省推广,兰溪“不可移动文物智慧监管”应用入选省文物局“揭榜挂帅”试点项目。东阳市“古建筑营造技艺在线”等4个应用入选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

(二)聚力服务更优,全力以赴出精品、提品质、保安全。

1.服务中心工作亮点纷呈。一是省运会开闭幕式演出圆满精彩。我局主动担当,专班推进,全面扛起省运会开闭幕式方案策划和组织实施工作重任,会同导演团队连续奋战五个多月,创新打造仪演融合全新模式,向观众呈现了一场具有“浙江特色、金华韵味”的体育文化盛会,获原省委书记袁家军高度肯定,认为本届省运会开幕式“是历届浙江省运会水平最高”。二是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成功举办。《最金华》微纪录片非洲传播季、“金彩世界 云涌非洲”云上展览及海外发布、中非艺术展播等6项活动精彩纷呈,高光展现。《最金华》微纪录片登陆40多个非洲国家,覆盖超千万电视用户。“金彩世界 云涌非洲”云上展览在非洲30多个国家的50多家媒体平台上推广。三是婺剧屡次荣登国家级重要舞台。婺剧第五次登上央视春晚、第六次登上央视新年戏曲春晚、第三次登上元宵戏曲晚会,先后参加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中国秦腔艺术节等国家级节庆活动。《三打白骨精》作为全省唯一戏曲院团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

2.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一是大型设施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全面启动“五馆一院一厅”选址谋划,其中市图书馆新馆将于年底开工建设。二是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高标准落实省市民生实事任务,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全市乡镇(街道)文化站图书室图书通借通还、行政村(社区)“e家书房”实现全覆盖,有力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果。文物保护工程深入实施,全省上山文化申遗专班召开两次工作例会,上山文化申遗全面启动。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和庙会(赶茶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组成部分,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佛手文化等10个项目入选首批“浙江文化标识”。继续做大做强“婺风遗韵”品牌,举办“婺风遗韵”系列活动264场次。

3.文旅市场监管高效统筹。一是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压紧压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完善常态化精密智控机制,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场所精准防控,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实现全市文旅行业疫情“零发生”。二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围绕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防汛防台等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三是把牢文化执法关口。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等加强监管执法,防范化解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三)聚力成效更好,量质并举抓项目、树品牌、展形象。

1.文旅产业发展稳步前行。一是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效。以“四十百千”为重点狠抓重大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二是推进文旅经济稳进提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出台助企纾困12条举措及相关实施细则,推动纾困政策快速落地。三是推进消费升级提质扩容。举办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市县联动发放六轮文旅消费券。

2.旅游空间格局提档升级。一是全域旅游向纵深化发展。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金华占6席,连续4年列全省第一。全力推进婺城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二是景区创建向品质化迈进。双龙风景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稳步推进,景区品质和能级进一步提升。三是旅游环境向精细化提升。以“微改造、精提升”打造优质文旅项目,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的景点成为休闲旅游新地标。

3.文旅品牌推广不断深化。一是精心策划主题活动。建设“真理味道 信仰之源”红色文化长廊,设计开发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35条县域精品线路,打造红色政治高地。先后举行2022文旅惠民线上发布、文旅惠民服务月等活动,发布全省首个“文旅共富榜”。在全省率先开展以“微度假 轻旅行”为主题的迎省运金华文旅走十城文旅推介,并先后赴成都、巴中等地开展对口合作,有力拓展文旅市场。二是大力营造宣传氛围。联合浙江日报社专版刊发“点石成金 双星争华”报道,联合金华日报社推出“文旅共富新图景”专版11期。充分依托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新媒平台,全面拓宽宣传维度,成功打造了熊猫猪猪乐园等一批网红打卡地。三是加速集聚人气资源。积极引进浙江卫视《奔跑吧》《还有诗和远方》、爱奇艺《萌探探探案》等节目来金开展主题拍摄,以明星流量带动话题效应,推动一大批金华美景、美食成功出圈。

二、2023年工作思路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等会议重大部署,紧扣“三中心三高地”建设目标,变革重塑、善作善成,按照“33433”架构,即“实施三项工程、开展三项行动、健全四项体系、落实三项举措、做到三个坚持”,助力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建设,为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贡献金华文旅力量。

(一)实施三项工程,持续推进文化标识提炼打造。

1.深入实施文明探源实证工程。加大万年上山世界稻源、千年文脉浙学之源、百年宣言信仰之源“三大源头”内涵研究解读,打造具有金华辨识度的文化标识。一是推进上山文化申遗。建立健全申遗机制,深化完善申遗文本,启动上山文化立法调研,推动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上山遗址博物馆(世界稻源博物馆)项目建设,实施上山文化桥头考古工作站建设,擦亮“万年上山、世界稻源”文化标识。二是深化“金华学派”研究。统筹高校、研究院所专家学者力量,组建研究团队,梳理研究课题,开展专题研究,充分提炼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化精髓与精神标识。开展吕祖谦、北山四先生、宋濂等金华学派代表人物的深度研究。开展金华学派宣传体系研究,探索研究成果展示、转化路径,提升“千年文脉、浙学之源”公认度。三是放大红色资源效应。以《金华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颁布为契机,立足《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地资源优势,培育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做好红色文化长廊建设,用好红色场馆、红色遗址、红色景区、红色文物、红色线路等载体,打造“真理味道、信仰之源”政治高地。

2.深入实施婺剧名片“润色”工程。一是启动婺剧立法。开展《金华市婺剧发展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推进婺剧传承发展。二是鼓励精品创作。重视精品剧目创排,抓好《三打白骨精》等优秀剧目打造提升。三是扩大服务受众。开展婺剧惠民演出。开展婺剧“小茶花”、百姓戏迷之星、婺剧热心人等评选,鼓励支持婺剧院团开发婺剧衍生产品、婺剧体验线路和研学项目,不断提升婺剧影响力。

3.深入实施文化遗产“活化”工程。一是深化文化基因解码。做好李渔文化、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古茶场文化等10个“浙江文化标识”项目培育。建立文化基因转化利用长效机制,强化应用导向,做足转化文章。二是深化文物保护利用。筹备召开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开展传统建筑调查研究,推进婺派建筑元素特色提炼。探索活化利用新模式,推动文物与教育、科技、创意、旅游、消费相融,开展“让文物走进百姓生活”“博物馆来了”等系列活动。培育文博文创产业,延伸产业链、艺术链和价值链。三是深化非遗传承创新。加大非遗传承人队伍、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工坊建设,鼓励非遗传承人以技艺、品牌、服务等形式参与文旅项目开发。

(二)开展三项行动,持续推进文旅发展深度融合。

1.开展项目建设助力经济发展行动。一是抓实项目投资。以龙头项目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二是注重项目招引。坚持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加强精准对接服务,推动项目招引提质增效。三是盘活存量资产。加大调研力度,全面排摸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底数,加强指导帮扶,推动项目迭代转型,加快建设进度。扎实推进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

2.开展品牌创建助力全域旅游行动。一是抓文旅消费品牌创建。积极打造“百县千碗·金华有味”“百县千宿·金华有居”“百县千礼·金华有礼”“百县千艺·金华有戏”“百县千集·金华有集”五大系列品牌,打造吃婺菜、住婺宿、购婺礼、看婺戏、逛婺集“网红套餐”。二是抓核心景区品质提档。支持横店影视城争创世界级旅游景区试点,继续支持双龙风景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三是抓“未来景区”模式创新。强化要素保障,创新建设模式,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努力形成未来景区创建的“金华经验”。

3.开展文旅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围绕文旅如何赋能乡村振兴开展专题调研,加快推进乡村旅游业态升级,推动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注重运营管理。组织开展全市乡村旅游论坛,加强乡村旅游运营管理队伍建设,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单位。三是实施精准帮扶。开展“千户农家致富旅游计划”,引导全市文旅企业谋对策、出实招。

(三)健全四项体系,持续推进文旅服务有效供给。

1.健全文旅设施网络体系。一是推动“标配”场馆尽快落地。全面推进市有“五馆一院一厅”、县有“四馆一院”、区有“三馆”建设;大力推动兰溪市文化馆(非遗馆)、义乌市大剧院、博物馆新馆、美术馆等一批县级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二是推动“新型”空间尽快建成。三是推动“服务”平台尽快布局。加大旅游驿站建设力度,强化在旅游绿道、廊道的等主要区域驿站植入,扩展资讯服务、文化展示、购物体验等内容,增强文化旅游服务功能。

2.健全文旅产品供给体系。一是开展“三送一走”文化惠民活动。二是开展“文艺星火赋美”活动。以“带你走近艺术”文化品牌为依托,打造“一县一品”,常态化开展街头展演,打造多点、高频、流动的文艺景观。三是开展“婺州随礼”文创开发活动,鼓励市场主体开发富有金华特色的文创产品、民宿伴手礼和旅游商品。

3.健全文旅常态交流体系。一是传统婺剧“走出去”。广泛开展“婺剧一带一路”“婺剧中国行”“欢乐春节”中国年等活动,积极参加央视春晚、央视新年戏曲春晚、元宵戏曲晚会等全国重量级舞台。加强婺剧对外交流演出,扩大婺剧文化全球合作,持续增强婺剧国际影响力。二是优秀文化“引进来”。举办好第三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推动地方剧种大融合、大团圆和大发展。加强文艺精品普及推广,引进一批质量优、流量大的“大戏”“好剧”“名团”“精品展”来金展演,助力文化市场繁荣。三是对口交流“动起来”。加大支援帮扶力度,加强与新疆温宿县、吉林四平市以及四川巴中市、甘孜州等地的文旅交流,强化文旅资源产品开发、文旅产业发展、文旅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扩展文化走亲范围,打破地域限制,加强交流互访,促进区域文化共享、共融,实现文化交流互鉴。

4.健全文旅服务能力体系。以管用有效为根本,大力推进文旅系统数字化改革。一是推广好统建应用。不断完善“浙里文化圈”“旅游通”“浙里文物”“非遗在线”“数智视听”等重大应用功能,提高使用率和激活率,切实扩大公众知晓度。二是迭代好特色应用。加强“智慧文旅(广电)大脑”“清朗文化市场智管”“e家书房”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等重点应用升级迭代,协同推进武义县共富百花云、东阳市古建筑营造技艺在线、永康市非遗产业共享空间(共同富裕)数字应用、浦江县乡村旅游通等试点应用建设。三是谋划好创新应用。围绕文旅产品供给、场馆运营管理、文旅市场监管等领域,以小切口建大场景,坚持多跨协同,坚持有效管用,再谋划一批数字化改革项目,推动文旅工作流程再造、制度重塑。

(四)落实三项举措,持续推进文旅市场全面复苏。

1.发挥节会优势刺激消费活力。一是做优“中非”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丰富节庆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增强文化互动交流,持续办好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活动,力争将活动办成一个更加具有代表性、更具参与度、更有知名度的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打造成为中非交流的品牌性活动。二是做强传统主题展会。继续筹办好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中国(浦江)书画节、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等在全国已形成影响力的文旅节会活动。三是做实区域名人节会。依托全市名人资源,切实办好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施光南音乐节、艾青诗歌节、郎静山摄影艺术周等名人文化活动,不断扩大文化活动影响力,增强旅游吸引力。

2.拓展旅游市场拉动消费增长。一是注重新媒体的推广。加大与头部新媒体平台合作力度,依托抖音、微信、微博、小红书、今日头条、B站等新媒体宣传平台,通过线上话题引流,扩大传播量,提升关注度。二是注重周边市场的拓展。精准对接上海、宁波、湖州等客源市场,开展系列文旅推介,拉动旅游消费增长。三是注重营销方案的策划。坚持内容为王,创新主题理念,深入挖掘消费亮点,谋划开展一系列有趣、潮流、有个性、有品位的旅游活动,打开文旅外宣流量大道。

3.强化产业升级助力市场复苏。一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加强住宿餐饮企业帮扶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鼓励旅行社深耕国内旅游市场,支持旅行社细分市场、迭代产品、跨界合作。发展壮大景区市场主体,加大龙头示范文旅企业支持力度。二是强化产业平台打造。打造文旅消费集聚区,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和资源优势,充分激发消费活力。打造省级产业融合示范基地,推动文旅产业与工业、中医药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旅游演艺集聚区,提升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统筹全市各类型演艺均衡协调发展。三是强化文旅共建共享。实施“文化润景”计划,把文化元素有机植入旅游产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体验基地和传统民俗活动场所纳入重点旅游线路。大力推动建设开发反映地域文化和生态的餐饮机构、主题酒店、旅游民宿。实施文化场馆景区化建设计划,引导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文化中心等场所拓展旅游功能。

(五)做到三个坚持,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发展。

1.坚持高站位推进党的建设。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扎实开展“六学六进六争先”学习实践活动,创作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文艺精品,组织文艺骨干深入基层一线宣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牢意识形态工作正确方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三是持续推进清廉文旅机关建设。把握廉政学习主线,讲好廉政专题党课,感悟信仰真理力量。加强廉政警示教育,以案示警、以案促改,发挥“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健全谈心谈话制度,推行风险提示和教育提醒常态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涵养海晏河清的文旅政治生态。

2.坚持高标准锻造干部队伍。一是提升队伍能力素养。强化文旅干部队伍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以学促行、以行践学,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二是浓厚实干争先氛围。在全系统深入开展赛马比拼活动,健全争先创优、正向激励、反向问责机制,不断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精气神。三是严明日常工作纪律。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切实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紧起来、强起来”要求。

3.坚持高水平统筹安全发展。一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和省市政策的调整,不断优化防疫措施,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慎终如始做好文旅领域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坚决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依法落实文物安全属地主体责任,推进文物安全工作常态长效管理,强化日常检查巡查,强化人防、物防、技防,落实文物安全各项措施,守牢文物安全底线。建立完善安全播出指挥体系,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三是全力抓实文旅市场监管。加强对网吧、KTV、旅行社、星级饭店等各类经营文化场所监管与日常巡查,提升“互联网+监管”质效,充分运用“清朗文化市场智管”等应用,实现对剧本娱乐场所、旅游交通安全等领域智慧监管,全力营造稳定、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