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资讯 >> 文旅热点

“情、戏、技”高度融合!婺剧《三打白骨精》上海热演,有戏迷七刷后赞其“年度必看好戏”

来源: 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发布日期: 2025-10-09 09:51   浏览量:

10月6日晚,由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简称浙婺)创排的新编婺剧《三打白骨精》在上海再度热演。该剧凭借震撼的武戏功底、常演常新的艺术魅力又一次惊艳了观众,现场掌声雷动,更有戏迷七刷后激动表示:“这是2025年必须要看的一部戏!”

婺剧《三打白骨精》脱胎于文学经典《西游记》,在保留婺剧唱、做、念、打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舞台美学与科技手段,成为近年来婺剧“破圈”的代表作品之一。

此次上海演出,剧组在细节上再度打磨,无论是孙悟空的腾挪跳跃、猪八戒憨态可掬的探戈舞姿,还是白骨精的阴险狡诈,都通过演员精湛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念白中巧妙植入的“胶原蛋白”等网络流行词,以及由无人机扮演、在舞台上空灵动飞舞的小蜜蜂等,一个个精雕细琢的点缀,给观众不断带来“小惊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婺剧创新出全国所有剧种唯一文武唐僧的形象。“这是一大突破”,著名剧作家、一级编剧、该剧编剧姜朝皋告诉记者,为使其合理,剧中精心设置一段孙悟空走后白骨精得意洋洋追捕唐僧的戏。白骨精以阴谋得逞的胜利姿态使用魔法对唐僧玩弄,戏谑,在魔法的驱使下使文质彬彬的唐僧仓皇地一路奔逃跌扑翻滚,充分展示武戏技艺。

而这些创新,无一例外都成为网上婺剧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成为婺剧借助互联网吸引新观众、结缘新朋友的生动名片,帮助其有效扩大影响力,也反哺了线下演出市场。

“每次看都有新惊喜!”专程从杭州赶来的戏迷陈女士已是第七次观看该剧,她告诉记者,她这资深的越剧戏迷,从最初被婺剧《穆桂英》等剧目精彩的武打场面吸引,到后来被婺剧演员们细腻的情感表达打动而爱上婺剧,她一直追着浙婺演出到处跑,《三打白骨精》这部戏“今天看的是第7次”。因为10月4日的金华场没抢到票,她就和朋友一起买了上海场,当天下午乘高铁赶到上海,看完演出当晚坐高铁回杭。

看了这么多次,为什么还要反复追?听到记者的提问,陈女士笑着说,因为这部好戏总能让她有新的发现。“剧目一直在升级,演员也一直在进步,尤其是孙悟空,这一场拜别师父的段落我差点看哭了。”

其中,此次演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村姑被打死后变为‘白骨烟’”的全新光电特效升级。

当剧情推进到孙悟空识破白骨精伪装、挥棒将其“打死”时,舞台灯光骤暗,一道冷光闪过,扮演村姑的演员瞬间消失,原地升起一缕缕白色烟雾。烟雾在光影投射下逐渐凝聚成一具白骨的轮廓,随后缓缓消散。

这一过程行云流水,虚实结合,既符合剧情逻辑,又极具视觉冲击力,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惊呼。

“太震撼了!”陈女士对这一特效赞不绝口,“之前看的时候还没有这个效果,这次看到真的眼前一亮。这种科技手段用在传统戏曲里,一点都不违和,反而让白骨精的形象更生动了。”分别时,她还兴奋地说,七刷根本不够,“我已经抢好了10月20日安徽合肥的演出票,约了好朋友一起去”。

据浙婺工作人员介绍,这一特效经过多次调试,旨在通过现代科技增强传统剧目的表现力,让年轻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三打白骨精》的口碑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许多观众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分享观演视频和感受,不少网友留言询问“什么时候来北京”“求山东巡演”“广州观众表示羡慕”。

00后刘梦便是其中的“自来水”之一,她不仅拍摄视频分享,还发动身边无数朋友来看戏:“这么好的戏,必须让更多人看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不仅吸引了资深戏迷,还出现了不少年轻观众和亲子家庭的身影。有家长表示,孩子虽然只有六岁,但全程看得津津有味,还不停地问“那个猴子好厉害”“白骨精怎么变成烟了”“猪八戒为什么现原形成两头乌”,让她意外又惊喜。

据了解,浙婺将持续带着《三打白骨精》等精品剧目在全国巡演,让更多观众感受婺剧的魅力。

结束上海的演出,浙婺一行又马不停蹄地回到金华,将持续对该剧进行复盘打磨。下一站的《三打白骨精》城市巡演将在四川成都,有10月17日和10月18日两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了解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