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溪三十六堰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浙江省第6个、金华市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距今已经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东汉卢文台将军带领百姓建造的,是浙江现存最早的拦水筑堰引水灌田的水利工程,也是当时国内罕见的长梯级引水工程,兼具防洪、蓄水、航运、水利加工等多种功能。当时的白沙溪水落差大、水流急、深潭多,针对这样的特点,卢文台将军设计了“以潭筑堰蓄水,开渎引水灌田”的方式,形成了潭、堰、塘、井、泉相结合的用水体系,极大提高了供水保证率。卢文台首建了白沙堰,在他的带领下,之后的200多年,他的后人及当地老百姓陆续建成横跨45公里、水位落差168米的三十六座堰。白沙溪堰群还有一套完整的堰坝管理制度。清代的《万坛堰帖》中,清晰绘制了三十六堰的布局地形图,还记录了康熙、雍正、光绪年间,合理分配三十六堰运作的协议书。白沙溪三十六堰沿线大约45公里,目前,仍有21座古堰继续发挥着引水灌溉作用,灌溉农田27.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