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453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 金华市文广旅游局 发布日期: 2025-09-12 17:00   浏览量:

王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县域旅游文化IP以文旅融合推动金华旅游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不断优化产品供给。顺应游客高品质体验、泛社交体验等多元化需求,先后推出一系列文旅主题消费场景,不断优化文旅产品供给,如横店影视城充分发掘数字文化内涵,推出名画复活、帝国江山、微电影、走进电影等系列体验类节目100余个,沉浸式旅游走在全国前列。义乌市充分发挥中国义乌小商品之都优势,打造购物旅游、万国美食等旅游新玩法、新场景,文旅消费市场供需两旺。

(二)不断强化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旅游拉动作用,以百业+旅游构建旅游与各产业链全面融合,通过“+旅游打造金华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打造工业旅游、老年养生、运动休闲、中医药文化养生、生态旅游、果蔬采摘、红色旅游、农旅融合、研学旅行等各类基地、点位200个以上。非遗进景区、国风文化节、文物游径、考古研学等传统文化和旅游融合型产品不断丰富,如欢娱文化中心、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等纷纷出圈,为游客带来全新游玩体验。

(三)不断挖掘文旅资源。发挥金华丰富的文旅资源优势,不断优化文旅产品供给,满足游客多元需求。如兰溪市完善提升小猪市场、酱油坊、豆腐坊等非遗商业体系,常态化举办游埠舞狮、水上婚礼等特色非遗活动,多方位做大做强江南第一早茶街。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景区,将金华两头乌这一猪种打造成文旅IP,构建文旅场景,形成金华两头乌猪博物馆、两头乌餐饮文化体验中心、熊猫猪猪两头乌产品旗舰店、猪舍民宿以及欢乐小猪村等网红业态。

二、下步举措

(一)丰富文旅场景。充分发挥金华文化底蕴深厚优势,以深度梳理上山文化、宋韵文化、南孔文化、婺文化及金华历史名人等文化为依托,赋能景区建设与打造,深度提炼景区在地文化内涵,讲好文化故事,激发游客内心共鸣。到2027年,打造10个具有金华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类旅游景区,3个文化旅游型度假区,打造非遗旅游景区10个以上。推广景区年轻化沉浸旅游项目,利用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科技元素,打造多元体验场景,满足现代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注重旅游景区产品创新求变,将新技术、新元素、新符号、新理念植入产品,讲好新故事、制造新话题、开发新场景。

(二)优化产品供给。关注银发族、Z世代、宠物友好、女性游客、健身爱好者等细分圈层,创新产品设计与开发,并利用社交媒体垂直平台、兴趣社群、KOL合作等方式,进行定向推广和口碑建设。挖掘金华文旅资源,进行全链条体验式开发,丰富小而美、小而精的文化性、体验性、互动性旅游业态,以高品质的精细产品赢得游客口碑,实现从观光深度体验文化传承参与的转变。

(三)统筹宣传营销。牢固树立旅游宣传营销全市一张网意识,整合利用各类宣传营销资源和渠道,加强金华旅游整体形象包装策划,以短视频内容策划和创新表达为抓手,巩固优化官方矩阵+主流媒体联动的矩阵宣传力量,重点培育和联合文旅特色化账号集群,打造市域文旅IP+县区差异化子IP”传播体系,不断提升金华文旅知名度。

(四)深化产业协同。强化横店影视城、义乌商贸城核心辐射作用,推动东阳市深化影视产业链条,引导磐安、武义、浦江等地的高品质酒店、民宿、温泉等主动承接横店影视城、义乌商贸城的溢出效益,开发特色主题体验产品。鼓励各县域围绕影视、温泉、书画、火腿、生态、五金等特色产业,开发古韵生活休闲游、全球购物美食游、工旅融合民俗游、乡村休闲度假游、温泉度假养生游、生态康养旅居游等业态,形成与影视旅游互补互促的全域产品体系。

(五)完善交通配套。完善旅游集散中心体系,以《全市旅游空间布局专项规划》为指引,规划整合、布局全市一级旅游集散中心4个,二级7个,三级16个。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推进旅游景区转型提质,加快景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改造提升标识系统、旅游厕所、应急救援等基础设施,更新观光旅游设施(包括缆车、索道等)、游乐设施等,健全无障碍旅游公共服务标准,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

联系人:朱康玲,联系方式:0579-82469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