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戏曲之都 共享戏剧盛宴

作者: 来源: 文旅局 发布(更新)时间: 2020-10-25 点击数:

一城听遍南腔北调,  一台赏尽戏剧风华。

这是一个属于婺剧的秋天。金华、江山、衢州市区、建德、东阳、兰溪、义乌……从本月24日起,第三届“婺星争辉”婺剧青年演员挑战赛初赛正在各地陆续进行,金丽衢地区150余名青年婺剧演员参赛。

此前,第二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活动在上海隆重发布。长三角G60九城市民营院团优秀剧目交流演出与浙江好腔调金华专场也接连上演,多家金华民营婺剧团开启2020年春节后的首秀,线上线下展演,场场火爆。

据了解,本届李渔戏剧汇将于11月7日至20日在金华举行。届时,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6大声腔,婺剧、越剧、豫剧、秦腔、吉剧、楚剧、话剧、河北梆子、黄梅戏、高甲戏11个剧种,15台经典戏剧将齐聚金华,大伽云集,好戏不断,一场戏剧盛宴将演绎戏剧真正的艺术魅力。

 

 

打造戏剧文化品牌

 

917日晚,第二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发布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婺剧青年演员黄曼婷向上海市民介绍婺剧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近年取得的傲人成绩,并发布今年戏剧汇各项内容。《小和尚下山》《梳妆》《天女散花》三出精彩折子戏经典角色招牌动作的演绎让现场参会人员沉浸其中,切身感受婺剧的独特魅力。

 

“小和尚”的扮演者吕春虎说,此次婺剧作为文化名片亮相“上海周”,金华正以上海为依托,展现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休闲资源、文化底蕴。他觉得,举办李渔戏剧汇能够让更多的年轻演员拥有展示婺剧风采的平台,以戏带功,同台竞技,让婺剧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近年来,曾被京剧大师梅兰芳称为“徽戏的正宗、京剧的师祖”的婺剧又取得长足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充分发挥金华历史名人和地域特色文化作用的设想。作为李渔的故乡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的诞生地,在2018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周活动的基础上,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举办第二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并计划两年一届,长期举办。

 

“国内有不少知名戏剧节,但多为话剧领域,专注于传统戏剧的很少,李渔戏剧汇作为有代表性的传统戏剧节,也是为传统文化传承贡献金华力量。”市文广旅游局党委委员、艺术与公共服务处处长楼存记表示,在全国多地戏剧节宣布推迟或取消的2020年,第二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能如约举办实在是一个好消息。由此,活动备受中国戏剧界关注,中国戏剧家协会倾力加盟,让李渔戏剧汇升级为全国的戏剧文化品牌。

 

“戏聚金华”

 

高峰论坛话发展

 

11月的第二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在金华市区设主会场,在兰溪设分会场。上海越剧院的越剧《早春二月》、安徽黄梅戏剧团的黄梅戏《五月的鲜花》、广州粤剧院的粤剧《清水河畔》、湖北戏曲艺术剧院楚剧团的楚剧《寻儿记》、吉林吉剧团的《折子戏专场》等11个剧种的15个经典剧目,将在金华“大融合”“大团圆”“大发展”,6大声腔多彩演绎,地方戏剧以不同的表现形式碰撞闪光。

 

不仅是“金华有戏”,第二届李渔戏剧汇的重要内容“戏曲与IP”高峰论坛将汇聚国内外知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共同探讨地方戏曲IP打造的路径与方向、地方戏曲文化生态圈的打造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传统戏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路径、戏曲文创产品的创新与开发,畅谈传统戏曲发展和现代美好生活的关系。这也是继首届李渔戏剧节“戏曲与生活”高峰论坛后,中国戏曲界的又一次“华山论剑”。

 

婺剧青年演员之间的对决更是活动的一大亮点。为不断培育婺剧持续发展的后浪,戏剧汇联合央视戏曲频道再次举办“婺星争辉”婺剧青年演员大赛,青年婺剧演员将从本工表演、个人才艺表演、戏曲反串表演和创意戏曲表演等领域展开比拼。

 

本届活动还将举行“品戏读城”戏曲短视频大赛,邀请国内知名短视频平台上拥有10万粉丝以上的戏曲创作者、文旅创作者来金华采风、创作,围绕“中国戏剧之都”的婺剧之美和“水墨金华”的山川之美、“江南小邹鲁”的人文之美,读城品戏。

 

  在李渔戏剧汇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还将举行婺剧的精髓、数字电影《宫锦袍》首影式,上演大型红色题材现代婺剧《信仰的味道》和婺剧《李渔别传》。与会嘉宾还将赴李渔戏剧小镇夏李村,品味当地浓厚的戏剧文化氛围。此外,本届活动还特别安排了“婺戏·人生”系列研讨会助推婺剧发展,专家、学者畅谈婺剧剧目创作和婺剧人才培养的“婺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