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叶圣陶先生《记金华的双龙洞》入选全国小学经典课文,浙江金华双龙景区家誉户晓。今年,双龙景区围绕时令特点和地域特色,更多聚焦乡村新空间、产品新服务、消费新场景,更突出时尚创意、区域联动,打造户外露营、摄影打卡、非遗市集、露天音乐会等沉浸式体验活动,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数据显示,2023年,双龙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量519万人次,较2019年疫情前同比增长36.2%。今年1至7月,景区接待游客395.5万人次,同比增长21.69%。据统计,前来双龙旅游的游客中,有52.7%是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外省游客。
双龙景区立足山岳(溶洞)景区转型发展需要,按照“全域开发、整体打造”的思路,先后完成5A创建提升项目109个,总投资30亿元,形成“一谷两湖六洞十景”旅游新格局,推动双龙景区从“溶洞时代”迈入“全山时代”。
双龙景区坚持把服务作为最大优势,持续优化旅游服务,首创推出的“分批叫号”智能排队系统,游客排队时长由原先的4个小时缩短为30分钟,仙瀑洞等景点到达率同比提高了近3倍。
景区围绕游客抵达和返程,外部新增直通景区的高铁专线、城市快速公交(BRT),内部打造四纵二横交通网格,建成健身游步道100余公里,新建改造10处景交车站和出租车(网约车)停靠点,新增停车泊位2000余个;围绕游客接待,建成功能齐全的游客中心,新增2个二级咨询中心,提升5个三级服务站,配齐配强引导员、咨询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构建立体式、全流程接待服务体系;围绕智慧旅游,建成投用并持续迭代智慧票务、游客调度、电子讲解、入境支付、可视化巡更等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围绕游览环境,全面焕新旅游厕所、休憩座椅、医务室、母婴室、无障碍设施等基础配套;完成景区沿线房屋立面改造25万平米,新增绿植景观10万平米;围绕游览安全,推行景区“一支队伍管执法”,行政执法、公安交警、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文化市场、生态环保、建设监察多部门常驻景区联合执法,建立多层次、全方位、高效率应急处置机制。
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整合新场景新业态,双龙景区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打造溶洞探秘游、文化体验游、研学科普游、运动赛事游、露营休闲游、度假康养游六大主题产品,以年年有新业态、季季有新玩法的快节奏不断丰富游客体验,老景点老树发新芽,体验观赏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年轻创业者向山而行,新元素、新业态、新玩法持续丰富,推动双龙景区从“一日游”向“多日游”。双龙旅游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说,通过实施“三百培育招引计划”,招引20余家文旅企业(运营团队),打造形成华溪揽胜、云中溪语、艺心拾遗、三生桃源、极地探秘、情满月牙、鹿田听雨、鹿湖云舟、杉林逐风、云上之境十大全新消费场景。同时,植入酒店、民宿、餐厅、咖啡、茶饮、旅拍、研学、演艺等业态近百家。在今年5月举办的中国国际露营大会,推动境内外交易签约额超2.7亿元,有效带动露营装备制造业发展。
此外,以景带村,双龙努力绘就共富共享新图景。将旅游业作为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带动域内罗店、赤松两镇创成浙江省4A级景区镇和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创建29个省A级景区村,建成洞前、大岭、鹿田等一批民宿特色村。数据显示,景区面向原住民提供保洁保安、餐饮客房、服务接待、文化展示等岗位超800个,核心景区村村民80%以上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有效带动农家乐、民宿营收大幅增长,各村集体经济较5年前增速均超100%。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